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 劉少偉
食品智能包裝作為食品包裝的前沿趨勢,近年來飛速發展,正努力解決食品品質變化可視化的難題。
智能包裝是什么
對“智能包裝”的定義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倫敦的一場會議。通俗來講,智能包裝是指通過檢測包裝食品的環境條件,提供在流通和儲存期間包裝食品品質的信息。將機械、生物、電子、化學
傳感器以及網絡技術等科技融入
包裝材料中,可以使普通的包裝實現許多“特殊功能”。常用的食品智能包裝形式主要包括時間-溫度型、氣體指示型和新鮮度指示型3種。
智能包裝的種類
時間-溫度型 時間-溫度型智能包裝主要通過時間、溫度指示劑,記錄食品在貯存和銷售期間溫度變化的連續過程,通過這種方式預示食品的質量變化情況,以此保證易腐敗變質食品的安全性。根據所使用的指示劑的種類可將其分為物理型、化學型、生物型以及酶型四類。
氣體指示型 氣體指示型智能包裝能夠監測食品包裝內氣體的變化,與包裝內的特定
氣體發生反應,用以監測包裝內食品的新鮮度、包裝材料是否破損等。根據所檢測氣體種類的不同,氣體指示型又可以分為二氧化碳、氧氣、揮發性含硫化合物、揮發性含氮化合物和乙烯綜合型等。
新鮮度指示型 新鮮度指示型常以食品的代謝產物(如葡萄糖、乙醇、有機酸、三磷酸腺苷降解產物和生物胺)與指示劑反應的情況,來預測食品的新鮮度。其所用的指示劑包括微生物指示劑、化學反應顏色變化指示劑等。
智能包裝的識別
RFID是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標簽進行通信的自動識別系統,主要用于產地溯源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以達到品質監督的目的。目前,這項技術在物流、包裝、零售、制造等行業有較多應用。在國外,有公司將這項技術應用于烘焙產品的溯源及全過程質量監控。
RFID技術的新應用也在開發中。當RFID標簽發出無線信號與食品進行交互時,其信號會根據產品中特定污染物的水平而產生特定的變化。目前,這項技術已經被用于辨別嬰兒食物有沒有摻入三聚氰胺和酒是否摻假。未來,RFID標簽不僅可以用于食品供應鏈溯源、追溯易腐食品等方面,還可以實現實時無損監測食品污染情況。
智能包裝與功能包裝
功能包裝和智能包裝是兩類新型的包裝形式,它們可使食品包裝具有傳統包裝無法獲得的功能特性,并滿足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的要求。
常見的功能包裝有氣調包裝、抗菌包裝、乙烯吸附包裝、吸氧包裝、自加熱/自冷卻包裝、異味吸附包裝、芳香味釋放包裝、吸濕包裝等。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