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蒙牛擬要約收購該公司5%的股份。事實上,這不是蒙牛第一次注資妙可藍多,這次要約收購完成后,蒙牛在妙可藍多的持股比例將達到35%。
據了解,妙可藍多是一家近年增長較快的奶酪生產企業,在2018年推出兒童奶酪棒后出現爆發式增長。據妙可藍多近日發布的2022年三季報顯示,其1-9月營收為38.29億元,同比增長21.78;凈利潤為1.44億元,同比增長0.21%。
蒙牛想要再次收購妙可藍多股份,不難看出其布局奶酪市場的決心。這也是在傳統液態奶市場趨近飽和的背景下,乳企尋找突圍機會和增量市場的重要課題。據歐睿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底,奶酪零售端市場銷售額達到123億,過去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85%。與奶酪始終維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不同,乳制品行業在2015年后增速已經回落至個位數。市場空間大、集中度低的奶酪無疑會成為乳企爭相布局的領域。
目前,伊利、光明、三元、奶酪博士、均瑤、熊貓乳品等企業都在加碼布局奶酪賽道。其中,均瑤健康推出常溫奶酪,定位低鈉、益生菌打造競品差異化,并與知名IP“功夫熊貓”深度綁定。熊貓乳品則以零售兒童奶酪打開市場,已經推出奶酪棒、吸吸奶酪、奶油奶酪、馬蘇里拉奶酪等系列產品,并加大在新產品、新包裝上研發和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本、企業都紛紛“內卷”的情況下,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奶酪產業的發展。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明確提出,優化乳品結構,發展奶酪等乳制品。在穩定發展液態奶同時,把奶酪培育成乳制品新的消費增長點,讓消費者從“喝奶”向“吃奶酪”轉變。
此外,中國奶業協會在今年9月份印發的《奶酪創新發展助力奶業競爭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力爭2025年全國奶酪產量達到50萬噸,零售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方案》要求通過打造優質奶源基地、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加快數字化轉型等方式來有效提升奶酪市場競爭力。毫無疑問,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奶酪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發展機遇。
不過,據業內人士介紹,行業競爭快速加劇的同時,缺少較強技術壁壘的奶酪產品陷入嚴重的同質化困局。許多依靠代工模式的小品牌因成本高、創新慢、品牌溢價能力不足,在長市場培育周期的奶酪發展道路上難以走到最后。
奶酪市場對于乳企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面對當前的發展形勢應該注重供應鏈打造,并注重產品品類創新、打造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爭取在百億奶酪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