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頭召開了以“轉方式、提質量、樹品牌、促產業”為主題的2022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高峰論壇暨包頭市第一屆預制菜產業大會。會上,包頭市人民政府、旗縣區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綠色食品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全聯農業產業商會、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簽約45個項目,協議金額112億元。會上,包頭市發布《包頭市預制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包頭市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試行)》,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
依據《包頭市預制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到2024年末,包頭培育晉升國家級預制菜龍頭企業5家、自治區級預制菜龍頭企業10家;建成包頭市預制菜產業發展基地3個,打造預制菜示范引領企業30家,培育引進預制菜產業龍頭企業50家,上下游相關企業達200家以上,建成預制菜研發平臺10個,培育一批專業預制菜產業人才,預制菜產業產值達100億元以上,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
早在今年5月15日,包頭市政府召開預制菜產業發展推進會上,領導就強調,加快預制菜產業發展,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推動建設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基地具有重要意義。會上,包頭市政府與青島巴龍國際集團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按照協議,雙方將在建設預制菜產業園區、建設預制菜冷鏈物流園區、打造包頭預制菜品牌、搭建預制菜及農牧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中國知名的工業城市包頭,在預制菜新賽道上布局,并決心“建成以羊肉為主的預制菜美食之都”,到底有何底氣呢?
首先,豐富的原料基礎。2021年,包頭市糧食總產量125萬噸,肉類總產量18.22萬噸;特別是內蒙古自治區作為全國的“糧倉”“肉庫”“奶罐”,農畜產品資源豐富,是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堅實基礎和強大后盾。其次,雄厚的加工實力。作為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的包頭,已形成了糧油、菜薯、肉蛋奶、中藥材等11大類的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目前該市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3%。目前該市規模以上預制菜企業17家,有資質中央廚房企業7家、集團配餐企業6家。預制菜產業年產值近10億元。第三,便捷的交通物流。包頭作為全國交通物流節點城市,距離北京600公里,隨著高鐵的開通,融入京津冀3小時經濟圈。這也是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優勢所在。
目前,包頭市產業基礎扎實,已初步形成了從預制菜原材料到中央廚房、冷鏈配送、市場終端全鏈條的產業體系。《包頭市預制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包頭市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試行)》政策的推行與落實,包頭預制菜產業發展值得期待。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