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00后”
日漸成為消費市場主力軍
“不會做飯、做飯不好吃、沒時間做”
怎么辦?
疫情背景下
餐飲行業面臨著巨大沖擊
如何“破題”?
日前,2022年瑞安市政府與市政協領導班子集體協商會議舉行,瑞安市委副書記、市長秦肖與政協委員圍繞“促進瑞安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面對面協商。協商會金點子頻出,政協委員、調研組成員、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踴躍發言。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百姓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發生很大改變,不少雙職工家庭、年輕人群體因生活節奏高度緊張開始選擇預制菜。疫情下的“宅經濟”“宅文化”的興起成為加速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催化劑,預制菜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的選擇。
今年,瑞安市委市政府將發展預制菜作為重點工作任務成立專班負責推進,市政協將其作為今年集體協商的重點課題。調研組深入走訪30余家預制菜相關企業、深入剖析國內外20個多個成功案例,組織部門、協會、企業專題座談會10余次,深入探討瑞安預制菜行業發展方向與出路;課題組協助專班研究制定《關于加快推進瑞安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并及時梳理問題清單,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向瑞安市委市政府反映。
會上,瑞安市政協經濟科技委主任陳彪從預制菜產業發展趨勢、發展前景、問題短板、發展建議等方面,介紹了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調研情況。
就如何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瑞安市政協委員
調研組成員代表暢所欲言
開展深入探討
一起去聽聽~
委員之聲
“預制菜產業發展需要市場強有力的支撐,要整合利用瑞安現有的要素和資源,高效拓展銷售渠道。”瑞安市政協委員、市場監督管理局東山所所長王煊鈺建議,重點打造品牌特色,做大做強企業自有品牌,融合發展“云江豐味”區域公用品牌,創新研發預制菜特色產品;規范引導市場發展,培育一批重點企業,加強預制菜產業的入庫管理,加強預制菜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
“我們正在研究花菜預制菜宴席,接下去還將研發速凍花菜等系列,有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瑞安市政協委員、市上綠蔬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潘孝雷建議,依托瑞安預制菜龍頭企業,結合“三位一體”綜合改革,在瑞安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大力發展“訂單式”農業;為預制菜企業發展解決加工技術難題,整合現有銷售資源和倉儲冷庫資源,實現農產品現代倉儲物流。
瑞安市政協委員、新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旭敏建議,鼓勵引導酒店研發預制菜,針對專利產品開發或品牌開發給予經費或獎勵支持;招引具有品牌效應的預制菜企業入駐瑞安共同投入生產預制菜;鼓勵餐飲企業創造品牌經營,深挖本土酒店特色產品,加強媒體營銷,增強品牌廣度與深度。
“預制菜產業,一頭連著農業農村與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城市與市民,是帶動農村共同富裕,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方式。”瑞安市政協委員,溫州潤發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孔群建議,加大對預制菜冷鏈物流、倉儲加工、園區建設等用地保障,支持采取差別化地價和畝均稅收政策;加大預制菜加工企業原料庫存貨物金融信貸支持;做大做強預制菜企業市場銷售等。
瑞安市政協副主席楊成彪建議,打造園區、集聚發展,按照“一區三園”的總體布局打造產業園,形成“東中西”齊頭并進的集群式發展格局;突出重點、精準扶持,分類確定重點培育對象,實行按需扶持,實行一企一策;完善機制、合力推進,建立工作進度通報制度、工作問題協調機制,納入績效考核體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合力快速推進。
隨后,瑞安市副市長包朝陽、朱勛和瑞安市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經濟開發區、馬嶼鎮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圍繞調研報告和工作清單一一作出回應。瑞安市供銷聯社就推進預制菜產業園區建設、用好“三位一體”共富基金、加強政策保障、拓展銷售渠道、落實工作經費等方面匯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清單。
秦肖認為,本次選題直擊要害、調研直插一線、建言直面問題,調研報告既深入分析了當前產業的發展趨勢、瑞安的基礎現狀和問題短板,又系統提出了下步建議,既有數據支持、又有案例支撐,具有很強的建言資政作用。他表示,瑞安市政府將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目標,把好建議、好對策轉化為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以更加完善的機制凝聚預制菜產業發展新合力,全面深化產業鏈鏈長、問題協調、宣傳引導機制;打造更加專業的隊伍,推動實現預制菜產業發展“內外聯動、左右協同、上下貫通”,全力以赴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為投身“兩個先行”、打造“青春瑞安”注入新的更加強勁的產業動能。
瑞安市政協主席施巨耀指出,要優化頂層設計,明確具體的戰略目標、編制科學的發展規劃、制定系統的行動計劃;要強化政策保障,形成農業、供銷、商務、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協調聯動、共商共議、協同推進的預制菜產業發展機制;要深化協同機制,強化社會協同,拓展公眾建言獻策渠道。政協委員要進一步加強與部門的溝通聯系,推動建議落實,形成共建的氛圍。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