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我國大力實施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進馬鈴薯向饅頭、面條、米粉等深加工主食轉化,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大方向。同時,在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新鮮土豆出口創匯也成了促農增收的重要落腳點。
馬鈴薯主糧化持續推進
我國是馬鈴薯生產大國,隨著近年來我國加快馬鈴薯產業結構調整,2021年馬鈴薯在種植面積有所降低的基礎上,單產得到提高,總產量實現同比增長,突破1830萬噸。產量增長后,馬鈴薯又如何切實發揮作為糧食作物的作用呢?各地加快推動馬鈴薯主糧化加工項目的落地值得關注。
位于齊齊哈爾東北部的克山縣有著“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之稱。2020年,克山牢牢把握同廣東對口合作的機遇點,與廣東云鷹集團達成合作,攜手打造集種薯繁育、馬鈴薯種植與精深加工等于一體的云鷹馬鈴薯主糧化全產業鏈項目。據悉,該項目總投資達到107億元,分三期建設。在精深加工這一功能區,項目計劃安裝25條產能可達2萬噸的馬鈴薯全粉生產線、搭建26座氣調庫、引入26套氣調設備......從馬鈴薯鮮薯加工,到馬鈴薯全粉生產,克山馬鈴薯資源優勢將得到進一步轉化利用,產業面臨的大而不強發展難題也將得到進一步解決。
此外,山東樂陵一食品企業近年來在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之下,也是秉承高質量、高標準、高科技的發展理念,大力推動多樣化馬鈴薯主食產品落地。隨著公司在馬鈴薯加工新產品和新工藝研發、馬鈴薯儲藏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紫土豆酥、黃土豆酥、馬鈴薯饅頭、土豆飲料等一系列馬鈴薯主食化產品先后面世,豐富著食品消費市場。
鮮馬鈴薯出口創匯促增收
湖北恩施、山西婁煩、山東膠州等均是我國馬鈴薯重要產區,除了在種植端精心育種、種植外,新鮮或冷藏的馬鈴薯出口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是這些地區產業發展中的一大亮點。根據早前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今年五月我國鮮或冷藏的馬鈴薯出口量已經達到2.32萬噸左右。
毋庸置疑,馬鈴薯走向海外市場是產業增收的一個方面。但一般來說,農產品出關往往要求生產企業在倉儲、加工、檢驗檢疫等方面達到一定的標準,尤其像是鮮馬鈴薯這類農產品在通關方面更是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使得產后的冷藏、出庫、儲運等環節變得尤為重要。筆者注意到,如今不僅有各地海關為鮮活農產品設立了通關綠色通道,諸如山東還興起了不少專門從事農產品進出口的企業,它們憑借所擁有的獨立生產車間與冷庫、冷藏車等冷鏈基礎設施,可以提供馬鈴薯加工與產后儲運等整套的服務,助力新鮮土豆能夠保質保量并及時的走向海外市場,促進馬鈴薯增值增收。
結語:俗話說“糧食穩,天下安”,馬鈴薯作為糧食作物中的重要品類,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馬鈴薯產業的發展。無論是推進馬鈴薯主食化產品的開發,還是多舉并措助力馬鈴薯“走出去”,歸根究底都是在為馬鈴薯找到好出路,也是為農民增收、國家糧食安全夯實基礎。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