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輕工產業體系,實現我國輕工業由大到強的跨越”。日前,由五部委編制出臺的《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以上愿景。
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優勢產業、重要民生產業,是生產消費資料的工業。與重工業相比,輕工業具有投資小、見效快、能耗低、利于資本積累等多項優勢,可以快速增加財政收入,能夠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穩、快”發展,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確保輕工業的穩步增長及長期發展,對于我國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新版《輕工行業分類目錄》,輕工行業共分為18個大類行業,其中不乏我們所熟知的采鹽、造紙和紙制品業、塑料制品業等行業。
近年來,輕工業“三品”戰略成效顯著,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在滿足消費、穩定出口、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輕工業發展目標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輕工業綜合實力實現顯著提升,占工業比重基本穩定,擴內需、促消費的作用明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增強。
輕工業發展現狀
現階段,輕工業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不暢、需求收縮等困難。但我國的輕工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與我國輕工業的剛性需求密切相關。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輕工行業全部工業企業72萬家,其中規上企業11.3萬個。規上企業中,農副食品加工行業、塑料制品行業、食品制造行業企業數量占據輕工行業企業數量前三名,分別約為2.2萬個、1.8萬個、0.8萬個。
營業收入方面。輕工行業全部工業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6萬億元,其中規上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4.4%,農副食品加工、塑料制品、食品制造等7個行業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元。
出口方面。輕工行業規上企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2.9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其中家電、塑料制品、皮革及羽絨等9個行業出口交貨值均超過1000億元。
效益方面。輕工行業全部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7萬億元,其中規上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4萬億元,同比增長7.4%,行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6.3%。
輕工業的增長較為穩定,數據顯示,2022年1-5月,電池、玩具、酒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輕工業8種重點商品累計出口額1887億美元,同比增長9.3%,箱包、鞋靴、玩具出口增速超過20%。
在剛性需求下,我國輕工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我國輕工業未來發展依然面臨著多重壓力,如自主創新不夠、品牌影響力弱、資源能源利用率低、只能滿足中低端的消費需求等一系列問題,均影響著輕工業產品的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的出爐正是為了打破輕工業發展的阻礙,推動輕工業的良性發展。
目前,輕工業的發展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保持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貢獻了重要力量。通過管理、技術和模式創新等措施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能夠使輕工業的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