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消費者對食品健康、營養關注度不斷提升,含有益生菌的食品受到廣泛關注。但隨著市場上涌現出五花八門的益生菌食品,不僅讓消費者挑花了眼,甚至導致了人們很難挑選到真正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產品。因而,在益生菌食品快速發展下,亟待對相應的概念、技術標準等進行界定,以規范性文件來推動產業健康發展。6月16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正式發布了T/CIFST 009-2022《食品用益生菌通則》團體標準。
益生菌是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通過調節宿主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或通過調節腸道內菌群平衡,有著促進人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保持腸道健康、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但由于人體會受到飲食習慣等很多因素影響,導致體內缺乏益生菌,從而難以建立和保持合理的菌群平衡,通過酸奶、乳飲料、茶等食物,實現益生菌的攝入很有必要。
隨著近年來“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放眼當下的食品消費市場,更是能夠看到益生菌不再只是單一的出現在我們所熟知的乳制品等食品中,益生菌與食品行業的合流正在向著休閑食品、植物基食品等不斷拓展開來,品類越來越豐富。不過,盡管有更多能夠提供益生菌攝入的食品、保健品等是件好事,但就行業快速發展來看,如何使其健康作用真正發揮出來。如何切實保障消費者的消費權益,仍是業內需要繼續探討的問題。
食品標準化作為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科學管理、推進專業協作化生產的重要方式,在益生菌行業快速壯大下,相關標準的制定與發布具有重要意義。據悉,剛發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則》主要是指向食品用益生菌這一重要原料。標準文本中規定了食品用益生菌的基本要求、菌株水平要求、生產過程要求、技術要求、貯存和運輸、在食品中的應用及標簽標識。
就主要技術內容來看,該標準在益生菌定義部分明確兩點內容,一是“活的”“攝取足夠數量”和“健康有益” 是本標準規定產品的特征性要求;二是標準規定的產品是食品原料。同時標準中明確,食品用益生菌的活菌數應≥10 8 CFU/g(mL)等內容。由于我國尚未有對食品用益生菌相關的要求與建議,這一標準的出爐也是對現有法規、標準體系的補充。
另外,今年以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還先后發布了《益生菌食品》、《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范》等多項團體標準,或將共同助力我國益生菌食品消費高質量發展。
參考資料: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