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食品的種類、質量安全、營養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上市的食品越來越豐富的同時,加快制定相應的食品標準,建立統一規范的檢測方法等,將更好地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守好“舌尖上的安全”防線。日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就組織起草的《粥用碎米》等7項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和建議反饋截止日期為2022年8月8日。
《粥用碎米》
該標準規定了粥用碎米的術語和定義、分類、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識、包裝、 儲存和運輸的要求,適用于煮粥用商品碎米。其主要是根據 LS/T 3246-2017《碎米》的內容制定,并通過對碎米粥的制作方法及食用品質評分標準進行優化,確定了碎米粥食味品質評定的評分項目及標準,補充了碎米粥用品質評價方法。
《糧油檢驗 小麥粉面片光澤的測定 儀器法》
據悉,小麥粉面片光澤可能會受到主輔料配比、和面時間、碾壓方式等多方因素的影響,從而會對相應產品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所以這一指標也被視為評價傳統中式面制食品品質的一大關鍵。
《糧油檢驗 小麥粉面片光澤的測定 儀器法》中規定了小麥粉面片光澤測定的術語和定義、原理、原料、儀器、測定方法、結果報告。隨著統一規范的檢測方法的形成,將有助于提升小麥粉和小麥重要加工品品質。
《糧油檢驗小米粥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
據了解,該標準是根據怎樣制作小米粥好吃的原則,通過對小米粥的制作方法及食用品質評分標準進行優化,確定了小米粥食味品質評價的方法。標準中主要規定了小米粥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的術語及定義、原理、材料與器具、小米粥的制作方法及食味品質評定方法。
《燕麥片》
目前,我國現行關于燕麥的各項標準中,尚未能夠完全實現對各類燕麥產品理化標準、技術指標的規定,適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燕麥片》中,則界定了燕麥片的術語和定義、分類,規定了燕麥片的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識,以及包裝、運輸和貯存等技術要求,將進一步提升標準的適用性。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件適用于以裸燕麥或脫殼后的皮燕麥為主要原料的即食或需煮制后食用的燕麥片,不適用于添加水果、酸奶或其他糧食原料制作的復合燕麥片。
《易煮全谷物米》
為制定這一標準,標準起草組廣泛搜索與易煮全谷物制作及相關的信息、還收集了十余種樣品,并對易煮糙米、發芽糙米、速食全谷物等生產工藝及吸水率、蒸煮品質等品質指標開展了相關研究,形成了易煮谷物米及米飯的加工方法,為標準起草、編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在該項標準中,規定了易煮全谷物的術語和定義、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與標識、包裝、儲 存和運輸的要求。主要適用于粒狀易煮全谷物米產品,不適用于采用擠壓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重組米產品。
《小麥、黑麥及其面粉和杜倫麥及其粗粒粉降落數值的測定Hagberg-Perten法》
該標準主要是對ISO 3093:2009《小麥、黑麥及其面粉,杜倫麥及其粗粒粉-根據Hagberg-Perten 的降落數值測定方法》(英文版)進行了修改采用。主要技術變化方面,增加了不適用海拔高度、修改了 GB/T 6003(ISO 3310)的引用范圍、用 GB 5009.3 代替 GB/T 21305、增加了 3.1 中的注 2:降落數值以秒計、增加了樣品稱樣量計算公式、修改了降落數值和液化值的表示方法為t和n L、修改了附錄 A 中 A.1 和 A.2 的公式等內容。
《糧油檢驗大米中礦物油的測定》
本文件規定了大米中礦物油的氣相色譜測定方法(第一法)及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聯用測定方法(第二法)。適用于大米中礦物油的測定,其中第一法的定量限為2.5 mg/kg;第二法為0.1 mg/kg。
資料來源: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