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多重因素的疊加,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包括6個方面33項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
圍繞穩增長、促發展,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部署了多項舉措。而此次又召開的會議進一步部署了一攬子措施,彰顯政策力度和強度,著力穩住經濟大盤。會議決定,實施6方面33項措施,包括財政及相關政策、金融政策、穩產業鏈供應鏈、促消費和有效投資、保能源安全、保障基本民生。
具體來看,在財政及相關政策方面,會議決定,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減稅2.64萬億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今年要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預計全年退稅減稅降費約2.5萬億元。其中,增值稅大規模留抵退稅是主要內容,全年退稅約1.5萬億元。
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是此前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一攬子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會議明確,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三項社保費政策延至年底,并擴圍至其他特困行業,預計今年緩繳3200億元。預計未來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有望覆蓋穩就業、穩外貿、穩物價的一些企業,還有煤炭、電力、新能源行業等。
在金融政策方面,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1倍。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從而緩解小微主體和居民的償債壓力。
在穩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優化復工達產政策,完善對“白名單”企業服務。工業和信息化部針對汽車、集成電路、消費電子、裝備制造、農用物資、食品、醫藥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梳理形成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并按照屬地原則,建立了針對“白名單”企業的對接聯系和服務保障機制。
有業內人士表示,穩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在于盡快打通物流運輸堵點、卡點。對此,會議提出,保障貨運通暢,取消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規定和收費等。
就促消費和有效投資來看,放寬汽車限購,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一方面有助于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另一方面能夠拉動汽車生產端復工復產的進程。投資仍是當前托底經濟增長的關鍵,會議提出了新開工一批水利特別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引導銀行提供規模性長期貸款。
針對保能源安全,會議提出,落實地方煤炭產量責任,調整煤礦核增產能政策,加快辦理保供煤礦手續。再開工一批水電煤電等能源項目。其中,“再開工一批水電煤電等能源項目”也將有利于水電等清潔能源發展,有利于煤電等傳統能源的穩定生產。
最后,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會議要求,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工作。視情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總體來看,此次會議部署的一攬子措施,著眼于穩定供給、擴大需求、穩定預期,不僅在宏觀層面推動經濟穩定,更在微觀層面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特定困難群體,政策有力度且針對性強,將推動國民經濟加快恢復。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