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農業“雙強”行動工作專班第一次例會召開,正式公布了2022年“雙強”行動十大重點突破試點,以“項目+試點”的方式集智攻堅,探索“一地創新,全省共享”發展路徑,溫嶺市“全域宜機化改造試點”成功入選!
溫嶺市將以此為契機,聚焦“高標準農事服務中心+農機作業券試點+農藝農機融合示范試驗基地+基礎設施宜機化改造+農機具補貼+農機共享平臺”“六合一”全鏈條宜機化改造提升,打造縣域宜機化改造樣板。
基礎設施宜機化改造方面,在建成高標準農田33.26萬畝,完成農田道路宜機化改造1.55萬畝的基礎上,再建高標準農田3000畝,實施“田塊平整與質量提升”“田間道路宜機化改造”等基礎設施改造工程14個,輻射糧食種植面積2.8萬畝,打造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農機無障礙通行作業示范區。
高標準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方面,系統整合現有農機服務中心,拓展建設覆蓋糧食生產全周期,集水稻集中育秧、稻谷烘干、病蟲防治、機械化作業為一體的高標準農事服務中心16個,實現全市3.2萬戶種糧農民農事服務就近可及。
農藝農機融合示范試驗基地建設方面,創新應用水稻缽苗擺栽技術,率先建成5個規模育秧中心,引進擺栽機械23臺,總量全省第一,輻射面積2.2萬畝,較傳統毯苗機插增產8%-15%,提效10%-15%。下階段將繼續引進缽苗擺栽機40臺以上,建成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8家以上。
農機具補貼方面。出臺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意見,設立財政預算資金1.7億元,增加了20%,進一步加大示范基地建設、農機購置、作業服務等全程機械化設施建設獎補力度,全面普及應用農業機械,努力實現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2%以上,糧食生產功能區水稻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畝均糧食生產節省用工0.4工、節約成本15%以上。
農機“作業券”試點方面。創新推出農機“作業券”,重點對機械插秧這一水稻生產機械化關鍵薄弱環節進行補貼,缽苗、毯苗機插每畝分別補貼150元、50元。
農機共享平臺建設方面。已上線運行“溫嶺掌上農機”數字平臺應用,打造社會化服務、政府服務、監管服務三大場景。下階段將繼續堅持需求導向,盯牢水稻育秧、稻谷烘干、病蟲防治、機械作業和維修等重點領域,拓展功能,迭代升級,打造縱向覆蓋整個生產周期,橫向覆蓋主要生產主體的農機共享服務平臺。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