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
咖啡機、
果汁機等為代表的食品類無人售貨機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一大新興業態,受到消費者青睞。為促進這一新興業態發展,規范自動現制現售設備食品經營活動的許可和監管工作,近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加強自動現制現售設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
時代的快速發展,催化無人售貨機這一新零售業態的出現,自主選擇、移動支付、即時取拿等優勢點吸引了消費者目光。尤其是隨著當下的食品無人售貨機可以實現果汁鮮榨、咖啡現磨等現制飲品制作,為消費者帶來更新鮮、高品質的商品,食品無人售貨機的市場接受度進一步提高。
但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些年食品類自動售貨機常因為原材料發霉變質、設備不干凈等問題受到詬病,所以近年來一些企業推出的無人售貨機還專門融入了專利設備智能自動清洗功能,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隨著一些新設備的出現,還是能讓我們看到科技的進步會對提升自動售貨機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所幫助。與此同時,無論是對于新興業態,還是食品安全問題本身來說,強化監管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的《加強自動現制現售設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就圍繞適用范圍、監管基本原則、新興業態經營許可流程、設備報備、經營者主體責任、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六大部分展開,切實加強對利用自動機器設備從事食品現制現售經營活動的安全監管工作。在適用范圍方面,重慶市內在公共場所通過擺放無人值守的自動設備現場制作銷售食品(如現制果汁、現制咖啡、現制冰淇淋、現制小面等)的經營行為,均納入監管。
據《指導意見》,擬利用自動機器設備從事食品現制現售活動的經營者,應向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交申請,以及包含食品經營許可申請書、食品原料倉儲(前端加工)及清洗消毒場所布局和設施設備布置簡圖、設備資質情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在內的資料。經現場核查、風險評估等流程后,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的經營者還需在投放設備后,在固定時間內提交設備投放相關信息,還要履行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內部機構、強化對原材料查驗運輸、加工部件清洗消毒等環節管理等主體責任。
針對自動現制現售設備在后期投用中可能遇到的食安問題,《指導意見》還明確,要通過加強對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檢查,加強對經營者食品原料倉儲(前端加工)場所和設備清洗、消毒場所檢查,加強對機器設備的監督檢查,建立協同監管機制等舉措,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資料來源: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