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是家庭餐桌中不可缺少的一類重要食物,農產品質量安全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也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緊密相連。4月12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的通知》,對本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進行部署。
農產品是食品安全的源頭所在,守護農產品安全其實就是在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當下,施用的化肥農藥品質不高、使用不規范、使用違禁藥,生產加工中或存在污染源等現存問題,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面向人們日益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和農業產業轉型需求,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作為重點來抓十分必要。去年五月,我國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對問題較為突出的11種農產品采用“四個一”精準治理模式,推動農業生產轉型升級。
近日,為深入實施“三年行動”,持續嚴打禁限用藥物違法使用行為,農業農村部開展2022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公布的《通知》中指出,“圍繞‘菜籃子’產品中的重點品種、重點參數、重點對象嚴格隨機、一公開’工作要求,探索監督抽查雙向評價工作機制,提高問題發現率,強化執法辦案,切實增強監督抽查工作的實效性”。
《通知》中明確,農產品監督抽查的重點品種主要包含豇豆、韭菜、芹菜等種植業產品,牛肉、羊肉、雞蛋、烏骨雞肉等畜禽產品,大口黑鱸、烏鱧、鳊魚、大黃魚等養殖水產品,共11個。同時,各地“三年行動”中增加的重點品種、農業農村部專項監測發現問題較多的小宗品種也要納入監督抽查范圍;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抽樣量要占總抽樣量的10%。
在本次監督抽查的重點參數部分,則涉及禁止使用的農藥及蔬菜、水果等特定農產品中禁用農藥,畜禽產品、養殖水產品中禁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產蛋期不得使用的獸藥、停止使用獸藥。重點監督抽查對象優先選擇納入地方重點監管名錄的種植養殖基地、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種植養殖大戶、屠宰廠(場)。
需要注意的是,在抽樣檢測中應按照農產品生產季節特點,分批安排抽樣檢測任務,所有抽樣檢測任務應于2022年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各類產品的抽樣、檢測、判定、復檢、異議處理等工作要按照《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主要程序與方法》執行;抽檢結果報送采用“隨檢隨報”,要及時將檢測結果上報至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若檢測到不合格產品,應于24小時內將相關檢測報告通報抽樣所在地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并啟動執法程序。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