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近些年各個國家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往來與聯系愈發密切,進出口貿易也顯現出強勁的活力。食品作為進出口貿易中一大重要的品類,各國各地區食品安全標準的差異化構建起貿易往來間的壁壘,根據國際標準與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現存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行相應的進出口產品標準制定、修訂與廢止,有利于促成良好的貿易往來環境。
3月14日,我國海關總署發布《進口再生銅原料檢驗規程》等86項行業標準,并自當日起廢止《SN/T 2016-2007 TCK疫麥環氧乙烷熏蒸處理方法》、《SN/T 4642-2016 枇杷桔小實蠅、梨小食心蟲檢疫處理技術標準》、《SN/T 2837-2011 進境集裝箱承載廢物原料動植物檢疫除害處理規程》3項行業標準。需要注意的是,在該批新發布的86項行業標準中,有多項食品領域相關標準。
在出口食品方面方面,主要有《SN/T 0184.4-2022 出口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檢測方法 第4部分:肽核酸熒光原位雜交(PNA-FISH)方法》、《SN/T 0500-2022 出口水果中多果定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N/T 1632.4-2022 出口乳粉中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檢測方法 第4部分:PCR-CRISPR法》、《SN/T 5365-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氟唑磺隆和氟吡磺隆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N/T 5437-2022出口動物源食品中苯海拉明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N/T 5438-2022 出口乳粉中核苷酸含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N/T 5439.1-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檢測方法 PCR-試紙條法 第1部分:沙門氏菌》等七部分標準、《SN/T 5440-2022出口食品中雙炔酰菌胺、噻唑菌胺、吲唑磺菌胺等多種酰胺類殺菌劑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N/T 5441-2022 出口水產品中三卡因、苯佐卡因、喹哪啶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以及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多項殘留物測定相關標準。
此外,還有《SN/T 4675.32-2022 進出口葡萄酒中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SN/T 5363-2022 鯉浮腫病檢疫技術規范》、《SN/T 5365-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氟唑磺隆和氟吡磺隆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N/T 5436-2022 乳及乳制品發酵劑、發酵產品中乳酸菌計數 流式細胞儀法》等相關標準。其中,《SN/T 1168-2011 蜜蜂美洲幼蟲腐臭病檢疫技術規范》等8項被代替標準,將于新標準實施之日(2022年10月1日)起廢止。(詳細內容可在下文附件查看)
對于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來說,商品出口創匯要經過嚴格的雙重質量安全把關,既要達到我國現行相關標準,也要符合商品出口接受國的食品安全要求。因而,有商品出口需求的相關企業也要及時關注行業動態,配合海關總署等部門的工作,共助出口食品貿易健康可持續增長。同理,有原材料進口需求的企業也要嚴格遵守進出口規則。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