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產業的發展本身就面臨易腐爛、易損耗的難題,在人們更加追求新鮮、品質的需求變化下,如何讓高質量的鮮果快速從田間地頭銷往消費者手中成為一大課題。得益于匯集多重功能的水果產后生產線和冷鏈倉儲物流基礎設施不斷搭建起來,水果保質量、穩供給正迎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長期以來,受到行情、氣候、生產情況、運輸條件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鮮果產銷情況很難具體預測,也較為容易造成滯銷問題,隨后對果業經濟效益、果農收入等產生影響。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各個水果主產區也通過加快冷藏庫、氣調庫建設等舉措,為鮮果采后提供一個較好的儲藏環境,緩解供需端帶來的實時壓力。
非但如此,隨著分級、冷鏈運輸等成為提升果品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農產品產業鏈也加快強鏈、補鏈。現如今,通過加大
清洗設備、
分選設備等
果蔬機械,以及預冷設備、冷藏庫、冷藏車等基礎設備設施的投入力度,搭建更具實力的智能鏈,為鮮果提品級、提價格賦能,已經成為一些水果產區的亮麗風景線。
在我國獼猴桃的主要產區陜西,隨著集采購、冷藏、加工、分選、包裝、物流配送于一體的水果智能供應系統建成,采摘后的獼猴桃會在信息化與自動化技術下經過層層洗禮。從入庫后自動清洗到分選設備帶來多維度的質量把控,再到后續的烘干、包裝、裝箱一體化,或是輸往冷藏庫等待前端訂單的生成等等,鮮果的價值鏈正在不斷打通。得益于此,鮮果高質量穩定供應成為可能,獼猴桃的產后損耗也逐漸降至7%左右,果業的附加值、銷售量都在提高,產業富民更加切實。
還有仁壽縣如今也開始著手為晚熟柑橘上市做準備。據了解,正在建設的四川晚熟柑橘智慧冷鏈物流中心將集倉儲、冷鏈、加工、分揀等多功能于一體,預計將在三月份柑橘上市時投產。該中心諸如12通道智能化生產線的引入將為柑橘帶來糖度、纖維化程度等方面的檢測,24小時智能恒溫系統的配置則將配合冷藏車、冷庫,實現全流程的冷鏈保障,為柑橘標準化加碼。另外據介紹,正所謂“換湯不換藥”,該智慧冷鏈物流中心未來還將適用于西梅、車厘子等多樣果品的產后加工與儲運,助力果業高質量發展。
鮮果從產地到上市銷售要經過采摘、分選、包裝、保鮮、儲存、運輸等重重考驗,產后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將成為打造穩定供應鏈的核心內容。在我國加快布局水果產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產業鏈的日益完善指日可待,水果產業也正展現出新樣貌。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