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多舉并措推動活禽交易在全國市場范圍內的取消,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與食品質量把關。在此背景下,禽類屠宰加工也同生豬一樣進一步走向集中化、規模化、標準化,并在消費者對生鮮肉、冷凍肉等新品類食品認知度的不斷提高中,促成產業提檔升級,一系列家禽屠宰加工等食品機械設備需求迎新增。
現宰現殺的畜禽產品一定更新鮮嗎?雖然人們的固有認知可能會對此持肯定態度,但實際上不少學者認為畜禽現宰現殺在一定意義上來看只是對傳統的沿襲。而諸如生鮮類畜禽產品在屠宰后會經過0-4℃的快速降溫、排酸等處理,并在后續加工、運輸中保留這一溫度條件,這既能有效排除畜禽中的乳酸、毒素,還有助于提升肉品口感、品質;工廠化模式下的冷凍畜禽產品則是屠宰后直接放置到零下18℃的冷凍庫進行加工,雖然肉類營養會略受影響,但相對物美價廉的屬性也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優質動物蛋白的攝入渠道。
并且,活禽宰殺受到詬病的一大原因還在于,在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人群匯集場所進行活禽養殖、宰殺,不但屠宰加工的衛生情況難以確保從而影響肉類品質,還很容易造成畜禽類相關病菌的傳播,對人們與環境造成危害。反觀工廠化的生鮮肉、冷凍肉加工,在統一檢驗檢疫、集中屠宰加工、冷鏈配送等流程下,則將從生產源頭到產品觸達消費者的全流程更好地夯實肉類質量安全關。
在我國長期以來習慣于畜禽產品現宰現殺現買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也加快通過政策引導,推動活禽交易取消等方式。據悉,自去年以來,蘭州、重慶、無錫等多地先后下發或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禽類市場食品安全監管的通知》、《關于在渝中區范圍內禁止活禽活兔交易和宰殺的通告》、《無錫市停止活禽交易推行集中屠宰工作方案》政策文件,促進畜禽屠宰加工模式的轉變。
在此基礎上,規模化的定點屠宰廠逐步搭建起來,畜禽類食品加工企業也加快生產端加工項目的落地轉化,先進的
家禽屠宰生產線、
家禽分割流水線、
制冷設備等機械設備需求或將有所上漲。生產端向自動化、標準化的轉型既將更好地匹配上游養殖端屠宰加工需求,也將促使畜禽制品供應企業等以高品質的畜禽產品在新時期的市場站穩腳跟。
近日,古城鎮鄉村振興莘縣百興冷凍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項目正開展競爭性磋商,該項目就涉及到燙池、脫毛機、吸肺機、螺旋預冷機、電暈機、鏈條、固定支架等設備及相關配件的采購,預算金額為100萬。符合條件的潛在供應商可在潛在供應商可于12月18日9時0分至2021年12月27日17時0分期間,在山東省政府采購網、聊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電子系統獲取相應的采購文件,并積極參與投標。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采購網、聊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