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人體獲取能量的主要方式,而人一天消耗的總能量的約40%都是由午飯來提供的,因此午飯被認為是三餐中需要特別關注營養配比的一餐飯。而提到午餐,“學生營養午餐”這一概念就很難不被提到。
學生營養午餐一般指由學校或者指定送餐單位提供,以滿足保證學生健康和生長發育為目的,根據學生營養需要合理配膳的學校午餐。可以說,學生營養午餐的存在對于我國推行義務教育的有效實施,新時代人才的培養,以及居民的整體健康狀況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而正如前面提到的,學生營養午餐安全和營養是重要的兩個條件,那么如果營養午餐不健康,甚至傷害了孩子的身體,后果會有多不堪設想呢?
這并非危言聳聽,就在前幾日,新鄉封丘縣趙崗鎮一中學就爆出了營養午餐導致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據報道,自11月15日起,該校開始由新的送餐公司進行午餐配送,而在11月23日的時候,該校學生出現了大規模的嘔吐、拉肚子現象,不少學生反應當天午餐中“豆腐有點餿,燴菜有點腥”。該校家長以及學生家長均因為此事感到悲痛與不滿。目前,此次食品安全事故涉及到的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而涉事送餐公司也已經被叫停送餐,待情況查明后再做處理。
由于目前事情完整的真相還沒有出來,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深入地去探討這件事的前因后果,但是我們可以從目前了解的內容,去探討一下這件事本身。
根據報道中公開的信息,該校15日更換送餐公司是當地教育局通過招標后達成的,換言之,涉事的送餐公司是經過正規的途徑和手續獲得這份工作的。而根據相關標準,學校的送餐公司除了需要具備相關的衛生許可證外,還需要能提供帶量食譜,并且需要保證送餐設備的衛生以及餐品的新鮮程度。
而在此次食安問題中,關鍵性的點便是餐品出現了變質的情況。變質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食材存放過久導致過了安全食用的時間,或者是菜品存放時間長了受到污染或者本身就已經產生了有毒物質。無論如何,涉事企業自然難逃其咎。但換個角度來說,如今的環境下,我們又該如何去守護這群國之棟梁的健康呢?
食品安全本身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相關的檢測工作一直在開展,為什么到了學校,卻反而出現了疏漏了呢?因此,我認為,這一次牽動學生健康的食安問題,除了找出真相,更重要的是亡羊補牢。如今實驗室
分析儀器發展迅速,快檢儀器也開始在市場崛起,用好氣質聯用在內的眾多分析儀器,將食安檢測滲透到校園飲食從選材送菜到飲食環境衛生的各個階段,才是解決同類問題再次發生的關鍵。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