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截至2021年9月,全球“燈塔工廠”增至90家,已有來自全球多個國家、不同行業工廠入選“燈塔工廠”。其中,中國以包括施耐德電氣(無錫)、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等企業在內的31家企業入選“燈塔工廠”,數量成為目前擁有“燈塔工廠”最多的國家,占比超過1/3。當然,這些入選“燈塔工廠”的企業,照亮的不只是相關企業數智化轉型和創新的前進道路,同時還有中國制造產業在多變的數字化時代轉型發展的大方向。
縱觀全球,制造加工企業不斷加速變革,但又面臨市場環境不穩定、生產效率增速停滯等諸多困難。不過,隨著數字化革命的加速推進,企業可以化挑戰為機遇,并從中獲得豐厚回報,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日前,世界經濟論壇正式發布新一期全球制造業領域“燈塔工廠”名單,新增“燈塔工廠”21家。目前,全球“燈塔工廠”共計90家。
所謂“燈塔工廠”,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路者,是數字化制造和工業4.0的先進代表,其是指由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咨詢公司共同選出的數字化制造與全球化4.0的示范者,依據工業互聯網、自動化、數字化、大數據分析、云計算、5G等第四次工業革命必備特征遴選。而在全球“燈塔工廠”90家中,31家中國企業入選世界“燈塔工廠”,占三成。
近日,在5G+工業互聯網成果發布會上,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等發布的《燈塔工廠引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稱,中國31家“燈塔工廠”分布在22個不同行業,主要分布于3C電子、汽車、新能源、工業裝備、電氣元件行業,也涉及家電、酒水加工等行業,企業工廠其中包括海爾互聯工廠、西門子工業自動化、丹佛斯商用壓縮機工廠、美的工廠、施耐德電氣(無錫)等。
“燈塔工廠”的重要標志是數字化轉型。據了解,海爾整合了5G、自動化和先進分析技術,將產品設計速度提高了50%,減少缺陷26%,單位能耗減少18%,并通過網器聯接用戶使用體驗并驅動產品快速迭代。而美的集團也憑借“數智化”轉型再次走到了中國制造發展變革的前沿,其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投入金額已超過百億元,實現了全價值鏈數字化運營、智能排產、工業AI、全流程數字化物流管理。
當前,市場競爭愈來愈傾向于整體產業鏈的競爭,端到端的增效減排對于制造業意義重大,而數字化正是實現產業鏈協同的關鍵技術。筆者了解到,施耐德電氣(無錫)在生產環節,工廠部署了5G柔性樂高生產線,可快速調整生產布局、大幅提高生產柔性和資產利用率,同時充分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優化整體管理,增效減排,為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這些入選“燈塔工廠”的企業在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壓力下順勢而為,脫穎而出,其“敏捷”和“韌性”值得稱道。另外,企業的經驗也可成為制造加工企業的指路明燈,充分展示了如何從數字化中挖掘新的價值,包括大幅提升生產率、提高生產柔性和資產利用率和提高市場敏捷度和響應能力、加快新品上市速度、提升客制化水平等。而作為中國實體經濟核心的制造業也將呼喚食品工業等各領域更多的“燈塔工廠”,能在駕馭新商業模式上、投資新智能技術上、提高數字化能力上引領中國未來制造業。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