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一批總量為7210箱、貨值約21萬元的啤酒,在海關助力酒企進行產品申報與產品檢驗檢測等工作后,順利出口緬甸,實現江西啤酒出口新突破。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啤酒長途運輸后可能出現的口感變化等問題,海關指出應做好啤酒灌裝環節的防氧化。那么,實際生產中又該如何確保防氧化工作到位呢?
我國是啤酒生產與消費大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啤酒累計產量達到3411.1萬千升。盡管近年來國內啤酒市場整體銷量有所下降,但隨著國產啤酒企業加速向多消費場景、高端化轉型,啤酒市場仍有期待。尤其是隨著近年來國產啤酒在國際市場打響口碑、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我國啤酒除了自產自銷外,出口也成為拓寬市場、帶來經濟新增點的一大方向。
不過,由于啤酒是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輔以啤酒花經粉碎、糊化、糖化、發酵、過濾等工序后得到,溶液中的組成物質較為復雜、不穩定性較強,在生產環節若部分物質被氧化將會影響到啤酒口感。對此,針對要經長途流轉后出口的啤酒產品,做好生產環節的防氧化工作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在啤酒生產的糖化環節投料、糖化醪時都會存在氧氣,從而可能導致麥汁氧化、啤酒色澤變深、風味產生變化。這一環節的關鍵在于要減少氧氣的存在,主要可以從將醪液通過底部泵送入;采用變頻攪拌裝置對醪液進行速度可控的攪拌,避免將空氣帶入溶液中;在糖化過程中還可采用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達到阻隔氧氣的目的,從而防止物料加速老化。
其次,啤酒灌裝環節對啤酒質量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確保灌裝前后質量沒有過多差異也需注意一些操作問題。如應對灌裝設備中的灌裝閥、儲酒缸、輸酒管道以及包裝設備、生產車間等進行定期清洗和滅菌,防止交叉感染;灌裝時的壓力會對啤酒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和
包裝材料中的空氣產生影響,這時候需要將設備壓力和溫度調節至適當程度,防止啤酒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根據抽氧、充氮等灌裝步驟的不同還可按需選用長管或短管灌裝機,減少可能形成的空氣污染。
最后,啤酒生產中涉及到眾多環節,每個環節可以說都面臨著啤酒與氧氣接觸的考驗。對此,可考慮以二氧化碳對啤酒過濾、輸送、灌裝等工序中涉及到的管道與設備進行備壓,盡可能地減少啤酒在生產中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接觸時間。
啤酒雖然在口感、酒精度數上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日常的飲酒需求,但看似平常的啤酒實則生產工藝較為復雜,防氧化更是啤酒生產加工中面臨的重大考驗。隨著如今啤酒生產走向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合理利用自動化的加工設備連通各個環節、合理設置設備參數等都將更好的維持啤酒口感與質量。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