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國家乃至各地都已經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政策,來明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重點發展方向,以及具體部署情況。受此影響,作為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的
制藥設備產業,也被注入了新的增長動力。根據數據顯示,在2019年國內制藥專用設備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就已達137家,銷售收入172.30億元,利潤5.2億元。2020年國內制藥專用設備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145家,銷售收入192.58億元,利潤8.7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產藥機行業明顯邁入高速期發展期,業內對行業的一些成長趨勢也開始持續看好。
國產高端制藥設備市場將持續增長
從目前制藥設備行業所處的環境來看,近年來隨著一致性評價、藥品帶量采購等一系列醫改政策持續出臺,在倒逼國內醫藥產業朝著創新方向轉型升級的同時,制藥設備乃至高端藥機的需求也迎來了快速增長。
以國產藥機巨頭楚天科技和東富龍為例,近年來,楚天科技的研發經費基本占到營收入的10%左右;而東富龍的研發費用也在繼續呈現高投入態勢,2020年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1.16%至1.56億元,占比5.77%。在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下,楚天打開了高端疫苗設備市場,打破了之前國內高端制藥裝備被外企壟斷的局面。而東富龍也走向凍干系統的高端領域,加速布局國際化。
業內分析認為,在當前的創新大背景下,為滿足藥企的新需求,國產制藥裝備企業或還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速從單機銷售向產線與系統打包銷售轉變;并還將從傳統注射劑向更復雜的原料藥、生物大分子等新興領域升級,整體從低端朝著中高端方向轉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憑借以上努力,國產高端制藥設備市場預計將持續增長,同時相關企業也或將迎來更多機遇。
國產替代加快,帶動企業業績提升
國產替代,指的是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對國外企業生產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產品的替代。近年來,隨著國內各企業研發投入的不斷增長,以及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制藥設備產業也已經迎來了國產替代的新風口。
尤其是2020年以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進口的制藥設備排單交付緩慢,加上市場對于相關藥品和疫苗的需求迫切,更是給國內制藥設備行業的進口替代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據悉,不少藥機企業2020年都獲得了訂單的大量增長,并且在進入2021年以來這些公司還在延續訂單、業績持續增長的趨勢。
如7月14日,迦南科技發布的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67.04萬元~4513.28萬元,同比增30%~60%。7月6日,東富龍披露2021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1億元–約3.44億元,同比增長80%-100%。
其中,對于業績變動主要原因,迦南科技表示,是由于公司圍繞“系統化、國際化、數智化”的發展戰略及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和訂單交付能力,加強國際市場的布局及推廣,銷售情況持續上升所致。
目前,除了迦南科技以外,還有不少制藥設備企業在近年上半年同樣業績大增。據業內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7月6日,機械設備-專用設備行業總計218家公司中,已有32家公司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31家預喜,占比96.88%。不過,在國內制藥設備行業國產替代加速,業績持續提升的背景下,業內也提出,相關企業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有些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領域需要繼續突破先有的瓶頸;另外,在品牌建設上也還要下一番功夫等。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