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管控正不斷深化。唐山近年來就積極通過食品快檢技術、食品溯源體系建設與一系列激烈政策,以貿市場、批發市場、生鮮超市等為食品監管切入點、落腳點,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各環節實現更為細致到位的監管,為保障老百姓的“菜籃子”安全賦力。
今年六月,唐山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實施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整治百日行動,著力壓實食用農產品的監管責任與主體責任、嚴厲打擊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為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近三個月來,相關部門通過強化流通環節食用農產品抽檢等舉措,累計已對50245家次生產經營主體完成檢查,并依法進行立案、查處、處罰。
與此同時,食品安全抽檢作為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火墻”,近年來該市監管部門也積極引導食品銷售主體建設食品安全快檢室,為準入市場的食品質量把好關。筆者注意到,到如今唐山已有183 家食品銷售單位設立“開放式”食品安全快檢室,其中荷花坑市場作為滿足周邊地區70%以上的農副產品供應,以及唐山本地交易規模、數量較大的綜合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更是先后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檢驗+追溯”智慧管理模式。
在食品檢測檢驗方面,食品快檢技術與儀器配置為食安守好頭道關卡。據了解,2019年以來,荷花坑市場經營管理公司再過去十余年已投資近600萬元購置檢測設施設備和檢測試劑的基礎上,追加300余萬元打造新的規模化檢驗檢測中心,并配置了25臺套農藥殘留檢測儀、獸藥殘留檢測儀、注水肉檢測儀等食品檢測設備,食品檢測指標多達120項,食品檢測范圍覆蓋到果蔬、水產、豆制品、糧油等12大類農副產品,并通過質量信息接入唐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等舉措,實現食品檢驗檢測數據的公開透明,讓老百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在食品溯源體系建設上,溯源信息技術的不斷優化為食安監管帶來便利。從以“二維碼”識別技術為基礎打造的“食品安全二維碼追溯服務”可為消費者提供經營戶相關信息,到借力溯源電子秤與手機終端掃描二維碼技術創新開發食品安全二維碼溯源平臺,為食品生產、流通全流程進行溯源與質量安全信息錄入,并直接接入監管系統與市場公示電子屏幕,消費者可以了解到的食品信息越來越詳細、監管部門也能實時對食品信息進行查看,對于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糾紛等可做到雙向查驗,有利于提升食安監管水平。
在新技術、新設備賦能下,食品安全監督與管理正走向數字化、溯源化、管控全程化。這不僅有利于為有關監管部門工作帶來便利,也將在食品信息公開、透明中為消費者帶來利好,確保營商市場的健康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