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混合乳制品、鹽、糖、雞蛋等材料,再經烤箱烤制后得到的面包往往金黃誘人、香味撲鼻,在消費結構轉變中漸有主食化趨勢,由此帶動烘焙行業進入快速增長期。資溪作為我國重要的面包產業聚集地,近年來也緊抓市場發展機遇不斷前進,隨著近日當地就《資溪面包通則》等三項團體標準公開征求意見,也將以生產標準化為切入點,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在消費結構調整與快節奏生活之下,“茶飲+面包”、“咖啡+面包”等多元融合發展路徑使得面包受到的關注不斷提高,面包在下午茶、早中晚餐等場景中的出現頻率也不斷提升,我國烘焙業正逐步走向標準化、品牌化、連鎖中的提升發展中。自2018年以來我國烘焙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預計到今年還將增至2206億元的總體發展趨勢無疑給出了行業穩增長的搶眼答卷。
而在我國,提起烘焙業似乎不得不提一提有著“面包之鄉”美譽的江西資溪。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的資溪面包產業從鄰里鄉親的互幫互助、技術傳授間,走出了一條帶動全縣四分之一左右人口共同參與,并在新時期積極向現代化生產轉型,先后形成涵蓋產品研發中心、肉松廠、糕點廠、餡料廠、烘焙學院等于一體的面包食品產業城,并且現今產業年產值已經達到200億元以上的地方產業繁榮發展之路。
非但如此,在行業行情向好的整體環境下,資溪還提出將在未來3到5年的發展中進一步打響“資溪面包”品牌,力爭使“資溪面包”品牌在全國開出1萬家以上連鎖店,助推產業總產值邁向300億元以上新高度。面向這一目標,除了憑借上游生產中已經匹配的自動化
烘焙設備與流水化生產為產業賦能外,《資溪面包通則》等相關生產標準的研制也將為資溪面包產業蓬勃發展帶來有據可依與更加精準的標準化支持。
近日,由資溪面包協會提出并歸口,由資溪面包協會、江西省資溪面包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共同起草的《資溪面包通則》、《主食面包》、《兒童面包》三項團體標準形成征求意見稿。據悉,上述團體標準分別對資溪面包、主食面包、兒童面包三個大類作為規定,涉及到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技術要求、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貯運幾大方面。
其中,針對面包品質與安全,上述標準在技術要求中對分別對包含形態、表面色澤、組織等在內的感官指標,水分、酸價、過氧化值、鉛含量等理化指標,以及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限量等作出規定。針對當下生產中已成常態化的冷凍面包,還提出運輸過程中冷藏車車廂內溫度應≤-12℃、貯存溫度應≤-18℃,溫度波動應控制在2℃以內的要求,確保冷凍面包保質保鮮。
當下,資溪面包在長期的發展積累后正處于厚積薄發階段,產業未來發展相當可期,面向追求高品質烘焙食品的市場,著力提升產品標準化水平也將成為重要助力。若您對《資溪面包通則》、《主食面包》、《兒童面包》三項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有相關意見或建議,請于2021年9月20日前提出反饋,共促“資溪方案”形成,共助地方產業興旺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