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某超市發臭隔夜肉洗了打折賣”、“發臭變質肉直接鉸餡兒或灌香腸”相關話題沖上熱搜,一時間引發眾人的廣泛關注和熱議。食品質量安全重于泰山,肉類產品也不例外。對于商超等經營者來說,或許是為了減少浪費,但也不應該將不新鮮肉、變質肉、有異味肉通過打折、鉸餡或灌腸方式售賣,而是要嚴守肉品質量安全線,應加大肉類冷藏保鮮設備的使用,肉品通過氣調保鮮包裝等方式,延長肉類產品保鮮期,更為肉品安全銷售留出寬松的空間。
豬肉、畜禽肉是人們日常餐桌上不可少的補充蛋白質的肉類產品,其價格和質量安全都與廣大人民群眾休戚相關。對于豬肉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國家也會根據市場供需等情況出臺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控,穩定豬肉價格。而針對豬肉等肉類質量安全方面,相關部門持續加強生豬屠宰、銷售等環節專項檢查,捍衛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商超、經營者銷售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肉產品。今日,“某超市發臭隔夜肉洗了打折賣”、“發臭變質肉直接鉸餡兒或灌香腸”等事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據說,有店員每天將不新鮮、味不大的隔夜肉作為9.9元一斤打折賣;臭味明顯的沖洗去味再上柜臺;發臭變質無法處理的,直接鉸餡兒或灌香腸。
針對此事,該超市已發布致歉聲明,稱相關肉品已全部封存下架,涉事員工停職接受調查,門店將立刻進行整改,目前正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檢查和調查。雖是如此,但不排除此事件平息后,之后會重蹈覆轍或其它商超也抱著僥幸心理,存在此類違規操作。那么,該如何筑牢人們舌尖上豬肉質量安全呢?
對于豬肉等肉類產品經營、銷售者來說,要強化市場經營主體責任,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按要求配足配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守牢豬肉等肉類產品銷售質量安全底線。經營者還應加大肉類產品冷藏保鮮設備的投放并加以引導,以免有些消費者將不要的肉品隨意擱置,長時間常溫條件下導致肉品變質、變味。
除此之外,商家還可以提高肉類產品的包裝率,加大氣調包裝豬肉產品銷售力度,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減少散裝肉的售賣。豬肉等肉類產品通過氣調保鮮包裝,既充分鎖住肉類色澤、新鮮和品質,延長產品保鮮期,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過期肉、變質肉、腐壞肉的產生,以防后續為減少肉品浪費等所進行違規操作帶來的質量安全隱患。
當然,有關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生豬屠宰環節專項檢查的同時,也要強化商超、農貿市場、菜市場等銷售環節豬肉等肉類產品質量安全突擊檢查,嚴防問題肉流向廣大人民群眾的餐桌。與此同時,消費者要提高新鮮肉品辨別意識,尤其是打折促銷肉品,可通過看色澤、聞氣味、手觸摸等方式購買新鮮的肉類產品。
近幾年,豬肉感染瘟疫、豬肉注水、瘦肉精......這樣的新聞時而出現,也牽動著廣大消費者的心。不過,隨著國家有關部門不斷重拳整治,強化監管以及政策加持等,豬肉等肉類產品質量安全得到顯著提升。而對于銷售環節,肉類產品質量安全還要持續強化專項檢查,同時消費者也要增強新鮮肉品的辨別意識,確保買到新鮮肉品。更重要的是商超等經銷單位要堅守肉品質量安全底線,嚴禁銷售過期肉、變質肉,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