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至一過,我國山西、山東、河北等地陸續進入夏糧收獲收尾階段。據日前農業農村部消息,今年我國冬小麥已收面積為3.13億畝,整體來看夏糧產量有望再創新高,也為今年糧食產量的維穩當下堅實基礎。為確保糧食減損、品質提升,產后的清理、烘干等收尾工作仍需把牢關口,以糧食清雜機、
烘干機等服務于小麥收儲不可缺少。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向來是關切國計民生的大事。隨著2020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連續第十七個年頭的大豐收,也使得人們對新一年的糧食穩產增收更有信心,夏糧作為全年糧食生產中的第一道關卡,可以說具有定海神針般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隨著近日各地在機械化采收的轟鳴聲中進入夏糧掃尾期,夏糧再獲豐收的喜訊傳出不僅將切實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也將為全年經濟發展托底。
與此同時,受到去年以來冬小麥播種后整體氣候較好,以及我國積極推行一系列利于夏糧生產的扶持政策、各地加強小麥田間地頭管理等因素影響,據悉今年我國冬小麥在穩產穩收的同時,各個主產區更是呈現出夏糧質優價高的大好態勢。當然,伴隨著冬小麥完成田間地頭的收獲,產后服務作為保障糧食減損增收、確保品質的重要環節,也顯得十分關鍵。尤其是受到近期多地出現連續陰雨天氣影響,需清理、晾曬的小麥不僅難以在自然環境下實現干燥,還可能導致發芽變質等問題加速出現。
針對此類問題,近年來我國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先后在各地搭建糧食產后服務體系,以糧食加工配套設備為地方糧食生產帶來現代化的高效率解決方案。據了解,當下我國已有5300個左右糧食產后服務中心,諸如糧食除雜機憑借電氣控制盤與
振動篩的合作成為小麥、稻谷等糧食作物除塵、除雜的好幫手;類型多樣的多功能滾筒烘干設備、微波
干燥設備、高溫快速糧食干燥設備、連續式小麥烘干機等,則能夠以多種手段促使糧食烘干走向現代化,有效避免了外力因素對糧食生產造成的影響,也有利于降低糧食加工過程中的損耗。
不僅如此,筆者也注意到,夏糧收獲后無非是在清理除雜、干燥等主要處理后,被儲備庫大量收儲或是進入下一級精深加工生產車間,而這兩者對小麥質量皆有要求,例如儲備庫收儲糧食更是會對小麥的含水量、色澤、霉變等多個指標進行嚴格把關,而相應的收購價格也與質量緊密關聯。在此基礎上,顯然也對糧食產后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無論是個體種植戶還是地方合作社等,也需積極借力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或是著力提升自身糧食生產加工水平,以優質好糧促進增收。
糧食生產安全向來是重中之重,隨著今年我國夏糧生產再創佳績,也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牢靠的發展動力。依托現代化的生產設備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守好糧食質量安全防線,也是近年來我國糧食產業做出的不懈努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