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近年來我國肉類市場中牛羊肉的消費量呈現出增長趨勢,而與羊肉消費量同步增長的還有人們對羊肉品質需求提高,進一步推動羊屠宰技術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也是打造高質量肉品的重要手段。就此,由安徽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羊屠宰技術規程》地方標準完成征求意見稿編制,現征求意見,于2021年7月17日前截止。
我國是主要的肉羊生產與消費大國,尤其是隨著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健康意識提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膽固醇少等特征的羊肉市場更是進入消費增長期,并逐漸從以冬季為主的季節性消費轉向日常型消費。在此背景下,近年來我國具有肉羊養殖優勢的地區也著力提升肉羊存欄量,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增長。
以安徽為例來看,作為我國肉羊養殖優勢區域之一,當地肉羊養殖品種以安徽白山羊及波雜山羊為主。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與近年來羊肉市場發展勢頭影響,當地近些年也大力發展肉羊產業,肉羊年存欄量、羊肉產量等在我國均排名靠前,相關數據顯示其2019年羊存欄量與羊肉產量分別為548萬只、18.83萬噸,總體實現穩定增長。
然而,隨著當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確保羊肉產量滿足市場需求僅是產業發展中的基礎環節,守好肉品質量關更是夯實肉羊產業發展脈絡的關鍵所在。對于羊肉生產大省安徽倆說,早前仍以分散性、小規模的傳統屠宰為主的生產模式已然不適于產業整體發展,加快推動中游肉羊屠宰、加工走向自動化、規?;彩墙陙戆不杖庋虍a業做出的不懈努力,從如今安徽在肉羊加工企業數量與加工能力上實現雙線齊增也可窺見一二。
當然,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高品質肉羊的需求,且提升當地產出的羊肉市場競爭力,安徽也從規范肉羊屠宰、羊產品生產加工等生產技術相關環節入手。近日,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安徽科技學院等共同起草的省地方標準《羊屠宰技術規程》完成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為提升標準可行性、實用性,若有相關意見或建議可于2021年7月17日前反饋。
據悉,該標準中主要對羊屠宰術語和定義、宰前要求及管理、屠宰技術要求、胴體預冷與成熟、胴體分割及貯藏進行規定。針對已配備相應自動化
羊屠宰設備與
肉類深加工設備的安徽肉羊加工產業來說,該標準以在屠宰技術要求中對致昏、掛羊、放血、煺毛、剝皮、去內臟、胴體處理、檢驗檢疫、預冷、分割加工等進行詳細規定,諸如采用羊專用電擊設備致昏,電擊時間應在2~5s;使用機器剝皮時將羊的兩條前腿皮交疊固定在剝皮機上,啟動機器慢慢將羊皮扯下;并對預冷間溫度、濕度、風速進行規定等等。
毫無疑問,隨著《羊屠宰技術規程》的制定,也將為當地肉羊生產加工產業帶來規范的技術標準,這對于提高當地羊肉品質、打響羊肉產品品牌,促進肉羊產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