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再加上在“宅”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方便、快捷、即食、品類多樣化、健康美味的方便即食食品備受許多消費者的歡迎,使其也得到快速發展。被稱為“江南人參”,素有“地下雪梨”美譽的荸薺也搭上了即食食品發展的“快車”,并在荸薺去皮機、
清洗機等自動加工機械助推下朝著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近些年,方便食品由于美味、方便、快捷及品類多樣化等特點,并且迎合了“快節奏”、“單身”、“懶人經濟”、“宅經濟”,市場空間不斷擴容。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方便食品市場規模達4520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大約4850億元,預計2025年方便食品市場規模或將超過6300億元。
而作為方便食品的一個細分品類,方便即食食品也呈現著快速發展之勢。相比方便面、速凍食品、自熱食品等方便食品,方便即食食品不需要額外加工處理,打開包裝(或散裝)即可食用,更加簡單、方便、快捷,如罐頭食品、烘炒食品、烘焙類、即食海苔、蜜餞干果以及荸薺等特色蔬菜加工成即食食品。
荸薺(也叫作馬蹄、水栗、土栗、地栗)作為中國的特色蔬菜之一,因其可以生食、熟食或做菜,也能制作罐頭食品,且其皮薄、肉質甜而細嫩,無殘渣,清脆爽口俘獲不少人的味蕾,具有非常高的市場競爭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年,不少地方大力發展荸薺種植業,不斷推進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努力讓荸薺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據了解,合肥市廬江縣一小鎮堅持以荸薺等主導產業為基礎,荸薺生產、加工和銷售基地初步形成,并建有荸薺加貯冷藏保鮮庫、保鮮冷庫等設施,以及荸薺清洗、去皮、整理、分級、包裝加工車間,實施荸薺綠色標準化生產加工、專業化開發、品牌化營銷,實現產加銷融合發展,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近幾年,受益于方便即食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規模的擴增,荸薺也搭上即食食品的“順風車”,經過分揀、清洗、去皮、預煮、包裝、殺菌、檢測等工藝流程加工成袋裝即食食品。如今,一些企業對荸薺生產加工成即食食品等已經形成一套標準和規范,尤其是在荸薺分揀機、去皮機、水洗設備、預煮機、真空包裝機等自動加工機械的支持下,荸薺即食食品生產效率和品質得到大幅度提升。
荸薺加工成即食食品,去皮是十分重要的環節。荸薺由于外皮較薄,單純依靠手工削皮,效率不高,去皮的荸薺凹凸不平,不美觀,完整度不高,品質不穩定。誠然,用荸薺去皮機代替手工削皮,有力地解放了雙手,減少用工成本,并且機器去皮速度快,效率高,荸薺去皮干凈、美觀,無損傷,完整度高。據說,荸薺去皮率在98%以上,這也為后續加工成即食食品提供高品質荸薺原料。
一個小荸薺,種出了大市場,而今荸薺已成為種植戶、加工企業的“香餑餑”,荸薺加工率也在不斷提高。在“單身經濟”“懶人經濟”等消費趨勢的催化作用下,荸薺即食方便食品或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機遇。相關加工企業要順勢而為,并借助荸薺去皮機、清洗機、預煮機等自動化加工設備的力量,對荸薺即食產品進行標準化加工,統一包裝,為今后繼續擴大規模、壯大產業、提高市場效益準備了先決條件。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