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類機器人和服務類機器人逐漸普及,自動化生產與數字化轉型已成制造業剛需。在智能制造大環境來臨的背景下,工業機器人產量連創新高,同時“十四五”規劃將加速智能制造產業鏈發展進程。
隨著國內企業在技術上取得的進步,機器人技術逐漸成熟,機器人產品應用在各個行業的不同場景。根據應用環境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其中工業機器人主要包括切割焊接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噴涂機器人、運輸機器人、分揀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包括個人/家用機器人、專業服務機器人以及特種機器人三大類。
服務機器人多見于日常生活,如送餐機器人、場地機器人等。
工業機器人普遍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制造功能。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汽車、3C、物流、化工等各個工業領域之中。工業機器人由三大部分六個子系統組成。三大部分是機械部分、傳感部分和控制部分。六個子系統可分為機械結構系統、驅動系統、感知系統、機器人-環境交互系統、人機交互系統和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成本通常僅為人工成本的四分之一,且在工作質量、效率方面有所提升。
制造業PMI持續高于榮枯線,下游制造行業復蘇
全球制造業PMI在2020年疫情影響初期,景氣度受挫,下降至近十年歷史低位。自2020年初疫情爆發,中國2020年2月制造業PMI跌落近年低位 35.7%,3月回升并連續13個月位于榮枯線上。2021年3月環比提高1.3個百分點至51.9%。中國制造業PMI指數顯示國內經濟保持復蘇態勢,制造業景氣度良好,行業仍處于擴張階段。
另外,2020年初制造業工業增加值指標觸底至-1.8%,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指標分別為-5.4%、-2.2%;隨后呈上升趨勢至2021年3月,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為15.2%,通用設備及專用設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20.2%、17.9%,制造行業復蘇態勢明顯。
國家大力推動智能發展,促進工業機器人技術創新
中國制造業轉型除了需要行業企業帶領改革創新,還需國家政策扶持輔助加速進程。為了貫徹“中國制造 2025”,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發展領域的重要一環,推進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家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與鼓勵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創新和行業發展。
工業機器人作為制造業自動化升級的關鍵設備,行業潛力巨大。行業通過推出標準體系將提高行業進入壁壘,促進行業企業技術革新提高技術壁壘。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已數十年,標準體系已初步形成,近年來機器人行業發展快速。2021年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目標綱要提出,持續鼓勵、推動智能產業發展,工業機器人行業也將受益。具體內容是推動機器人等產業的創新發展和“機器換人”計劃,國產替代也將成為未來重要主題。
數字化升級、自動化生產成剛需
近年由于人口老齡化和人工成本提高,削弱我國制造行業競爭力,也對勞動密集型產業帶來沖擊。制造業承受壓力增大,行業未來的不確定性隨之提升。這讓行業轉型迎來新拐點,打破現狀將生產自動化數字化全面實行,有望將自動化生產普遍化,工業機器人逐步成為制造企業生產的剛需配備。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