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消費飲食結構調整、升級,加之2020年至今受到特殊事件的影響,消費者更多將目光轉向國產水產品,尤其是鮮活水產品市場需求明顯增加。在消費市場對水產品質要求愈來愈高的趨勢下,鮮活度、新鮮度已成了評判水產品質量安全和品質優劣的標準。那么,該如何提高鮮活水產品運輸成活率,保證水產品的鮮活度呢?
近些年,全球漁業和水產養殖產量(不包括水生植物)達到歷史高紀錄。捕撈漁業總產量為9640萬噸,占總量的54%,水產養殖總產量8210萬噸,占46%。而就整體而言我國水產養殖總量仍穩居世界前列,全國水產品總產量已達到6500萬噸。隨著居民飲食結構的調整,我國魚類消費量大幅增長,人均消費超過20公斤。
伴隨著消費升級,市場對水產的品質要求不斷提高,鮮活水產品愈來愈受到市場歡迎,尤其是節日、節假日市場上的鮮活水產品持續走俏。通常消費者都以鮮活度、新鮮度為評判水產品品質高下和質量優劣的標準,而要保障水產品成活率和鮮活度,就要采用先進、可靠的保鮮、保活運輸方法,提高水產品運輸成活率。
據水產從業人員介紹,影響運輸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中溶氧、水體溫度、運輸密度、魚蝦等水產體質等等。其中,水中溶氧不足很容易引起運輸過程中鮮活水產品集體缺氧窒息而大量死亡。因此,鮮活水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保證水體中溶氧充足是安全進行鮮活水產品運輸的重要條件。
不管是長途運輸、中遠距離水箱車運輸、泡沫箱冷鏈車運輸,還是小批量中近距離圓桶運輸,鮮活水產品運輸途中要測溶氧及水溫。水箱車運輸每隔2小時測溶氧及水溫1次,并使用長柄木板翻動水箱底部活魚,溶氧不低于8mg/L;泡沫箱冷鏈車運輸內水體溶氧不應低于8mg/L。行駛途中應每隔2h隨機檢測若干泡沫箱內水體溶氧濃度;圓桶運輸運輸過程中水溫應控制在20℃以內,溶氧不低于8mg/L。
如若鮮活水產品采用無水保活運輸,如箱式保濕無水運輸或者薄膜袋充氧無水運輸。前者每層厚紙板上都開數個可供充氣排氣管道,保證泡沫箱內氧氣流通,廢氣排出,同時還應做好箱體內控溫保濕,充氧排氣等工作。而薄膜袋裝魚前應先檢查袋子是否漏氣,采用瓶裝氧氣。塑料袋裝魚后,應排出袋內空氣,封口,并迅速沖入氧氣,充氧量以裝運袋鼓起手壓有彈性為宜。
同溶氧一樣重要,水體溫度對于保障水產品成活率和鮮活度具有十分關鍵。鮮活水產品運輸選擇在溫度較低的夜間、早上以及秋冬季節進行運輸較好,水溫高時放冰運輸有利于長途運輸。降溫要緩慢,梯度為每小時不超過5℃,環境溫差不超過3℃。最后,還要考慮運輸密度、魚蝦體質,通常運輸時間短、溫度低、魚體小、貯運車大,密度相對大一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