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以科技為支撐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推進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如今我國逐步搭建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農產品加工業也在科技與一系列食品加工設備加持下進入發展快車道。據悉,2020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已達到23.2萬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為67.5%。
農業產業化是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綜合性產業,更是成為農業產業中的基礎性、支柱性產業。隨著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鮮行業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其整體也呈現出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據相關消息,2020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已達到23.2萬億元以上,較之2019年營業收入超22萬億有所增長,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也達到67.5%。而在早前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中還提出,隨著下一階段我國鄉村產業體系日益健全、完備,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將達到32萬億元,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
毫無疑問,隨著農產品加工業成為現在、未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產業,也為農產品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帶來利好機遇,相關農產品加工類設備生產與制造企業與農業產業均將迎來重大發展契機。
首先,就初級加工來看,近年來頗受人們關注的一點無疑是如何降低農產品的產后損壞率。隨著近年來國民消費水平提升,生鮮行業快速發展,冷庫、氣調庫、冷藏保鮮設備等紛紛開始應用于果蔬產后加工、儲運中。果蔬在采后環節增加的預冷、清洗、分級、包裝、冷藏等也為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帶來助力。尤其是在早前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指出將加快推進我國各大農業產區冷鏈倉儲物流設施的建設后,也將進一步推進一系列冷藏保鮮設備、果蔬
清洗設備、包裝設備等發展和應用。
其次,農產品精深加工是提升農業產業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點環節。近年來,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不斷延長,衍生出的果蔬汁、果蔬干等多品類深加工農產品也為提升效益指明方向。同時,超臨界CO2萃取工藝、非熱加工工藝、智能化
分選設備、超微粉碎技術等也成為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的重要基礎,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正不斷向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過渡。
最后,在農產品綜合利用方面,近年來先進的提取工藝、分離工藝也為農產品提取物等廣泛的應用于不同類別的生產加工中帶來可能。例如采用超聲波提取、膜分離技術等提取植物中的黃酮類、有機酸類、多糖類物質;再如從花椒、辣椒等香辛料中提取相應的風味提取物,由此為下游食品加工提供更多元的選擇以及創新發展可能。
總而言之,我國農業加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與自動化、智能化加工設備的支持;同時,新技術、新設備也將為農業加工業發展夯實基礎。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