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產業是我國現代工業體系中的重要產業,而食品安全也與廣大人民群眾休戚相關。今年在3·15晚會上,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梳理一年來消費者投訴熱點和媒體關注熱點,這六個領域的產品登上投訴、熱議輿情“榜單”,有食品、汽車及零部件、通訊類產品等。其中,食品安全類事件備受關注。如何構筑食品安全“防火墻”,成為食品安全方面的新話題。
近年來,我國食品飲料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并且行業不斷細分化、精細化、專業化、規模化,企業規模呈現擴增趨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食品飲料上市公司新增7家100億規模企業、新增3家200億規模企業,同時還有6家企業超過500億規模。與此同時,在雙循環”戰略機遇的驅動下,食品消費升級,正開啟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立足食品工業,食品安全是長期以來人們非常關注的話題之一。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然而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屢禁不止。昨日,在3·15晚會上公布了一年來消費者投訴熱點和媒體關注熱點。2020年食品、互聯網、汽車、房地產等行業的負面輿情受到廣泛關注,網絡輿情熱度較高。
其中,食品餐飲領域,食品安全類事件備受關注,特別是與兒童、奶粉類相關問題觸動著公眾神經。事實上,3·15晚會自誕生后就不斷曝光存在安全隱患食品,以及相關食品生產商或企業。不僅如此,國家也在強調須堅持嚴謹的標準、嚴格的監管、嚴厲的處罰、嚴肅的問責,切實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守牢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
例如,全國各地有關部門持續開展食品、餐飲等行業安全專項抽檢工作,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另外,還積極構建完善監管監控體系,強化從原輔料采購、生產加工等,到貯運、銷售、餐飲服務等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監測、風險管控,堅決消除監管“空白地帶”,構筑生產、銷售端的網絡食品安全“防火墻”。
當前,數字化轉型是現代食品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力,也是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的重要助推劑。近幾年,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已在各行業得到落地應用。有行業人士認為,以大數據、AI智能等新技術為載體的智慧化監管技術發展,將推動食品安全監管進入新階段,對于筑牢食品安全網具有現實意義。
在食品、餐飲工業新發展階段下,食品行業要順應消費需求趨勢,提高科技含量,提升高端制造能力,以高質量產品供給和服務消費、創造消費,發掘消費增長的潛力,形成食品行業新優勢。更重要的還要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墻”,因食品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實保障食品安全,有助于優化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潛力,從而激發國內消費市場活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