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酒、天價月餅、天價保健品以及精美禮盒裝、小產品大包裝......曾被喊停的過度包裝問題如今又死灰復燃。過度包裝雖說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顧客需求,但是隨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越發嚴重。近日,一則“建議立法解決商品過度包裝”的話題登上熱搜。
近年來,食品工業等領域商品過度包裝問題已引起各級政府重視和社會公眾的關注。日前,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舉措加以應對,但總體來看,這一問題依然較為嚴重。聚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與此同時,會上政協委員建議,立法解決商品過度包裝問題!
眾人周知,食品飲料、醫藥、化妝品和電商物流等領域包裝過度主要是指精美禮盒裝、小產品大包裝,還有禮盒裝的水果、烘焙糕點比比皆是,其超出正常的包裝功能、實用性需求,其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包裝耗材、包裝分量、包裝體積以及包裝成本等已過于必要程度的包裝。其實,食品飲料等領域包裝過度會帶來突出的問題。
其一,造成資源浪費。食品包裝工業的
包裝材料,諸如紙張、玻璃、塑料、橡膠等使用原生材料,其來源于木材、石油等。這些是中國的緊缺資源,尤其是石油,大量依賴進口,會受到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被“卡脖子”。如若包材大量用于過度包裝,同時還未有相應地進行回收利用,勢必會造成資源浪費。
其二,導致環境污染。近年來,伴隨著電商物流的迅猛發展,使包括食品飲料等商品包裝過度問題更顯突出,損耗更多的能源和原材料。若不能及時有效地回收和處理,產生的包裝廢棄物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過度包裝產生的成本也是不可小覷,而這些耗費大量資源的過度包裝材料,到了消費者手中不久也會全部變成生活垃圾。
其三,誘發不良風氣。食品飲料等商品過度包裝一方面會僅依靠包裝吸引顧客、占領市場,并利用夸大包裝裝飾功能,被強加額外包裝費,使過度包裝之風形成奢華、浮夸的社會風氣,不利于建設節約型社會。另一方面,過度包裝禮品被有些人作為“遮羞布”,搭配著貴重物品,大開賄賂之道,會使過度包裝現象越發嚴重,陷入惡性循環。
就此,要抓緊推動完善國家層面的包裝立法,建立有關包裝的法律體系的同時,商家要積極響應“包裝減量化”號召,避免不必要的禮盒包裝,滿足食品飲料等商品包裝具有流通、保護、阻隔、保鮮、安全、保存等功能即可。消費者也要改變消費觀念,回歸理性消費。而食品飲料等包裝材料制造廠家秉承著簡約綠色包裝理念,加強包材技術研發、綠色設計,為市場提供更多“簡約”包裝。
在建立簡約包裝理念,提倡適度包裝,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趨勢下,食品飲料等各行業過度包裝的“快車”要剎住,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響應“包裝減量化”號召,建立綠色包裝理念。國家、各行業商家、包裝制造廠家和消費者等還需齊心協力,共同遏制過度包裝不良之風氣,推動適度包裝、節約包裝、綠色包裝,減少資源浪費和污染環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