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傳統美食,皮蛋因其獨特的味道,有人對它愛不釋口,有人卻將它拒之門外。近日,皮蛋因一熱播劇頻繁出鏡成功出圈,這下徹底把“中華黑暗料理”皮蛋給帶火了。有不少網友評論,“自從看劇后,一到飯點滿腦子都是皮蛋。”
據說,皮蛋因其氣味異常和顏色偏暗,不少人認為它與“鯡魚罐頭”等食物有一拼。皮蛋也成了外國人口中的“魔鬼蛋”,但卻是中國人非常喜歡的一種美食。皮蛋,又稱松花蛋、變蛋等,是傳統風味蛋制品。雖說皮蛋色澤不佳,但確實是美味佳肴,嫩滑勁道,鮮香味十足,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具有能瀉熱、醒酒等作用。
筆者了解到,皮蛋制作大體與劇中提到的一致,所需原料是雞蛋或鴨蛋,原材料有鹽、堿性物質(如生石灰、草木灰、碳酸鈉、氫氧化鈉等),經過將原材料混合、攪拌成料泥,再將裹上料泥的鴨蛋直接放入罐中,密封腌制,并在18℃-25℃情況下,大約25-35天即可出缸。然而,也有個別廠家為加快皮蛋成熟,加入氧化鉛,存在鉛重金屬元素超標的風險。
不過,消費者也不用太擔心,談及皮蛋就認為鉛殘留或超標。傳統皮蛋腌制需要用到氧化鉛,但隨著新皮蛋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明確規定了皮蛋生產制作過程中一律采用無鉛工藝,皮蛋鉛含量須控制在0.5毫克/千克以下。不僅如此,我國科研人員也在進行皮蛋加工技術的優化升級,研制出替代物質來代替傳統氧化鉛。
近年來,隨著皮蛋制作工藝技術研制與進步,有關科研部門研究了氧化鉛的替代物質,EDTA(乙二胺四乙酸)和FWD(是以微量元素鎂、錳等合成的一種物質)既提高了皮蛋制作效率,縮短成品時間,加快皮蛋成熟,同時又解決傳統氧化鉛帶來鉛殘留或超標等問題,保證皮蛋食用安全。
目前,不少皮蛋生產加工企業不僅產品種類豐富多樣,生產制作工藝技術也趨于安全成熟,并十分注重皮蛋產品的品質。例如在堅持皮蛋特色制作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鉛測定儀器等檢測儀器設備,保證皮蛋產品清香味美、鮮滑爽口、風味獨特的同時,嚴把皮蛋出廠質量安全,避免皮蛋中鉛等重金屬殘留或超標,以防“問題皮蛋”流向廣大人民群眾的餐桌。
皮蛋可以說百搭,能作為原料制出多樣美味,有皮蛋瘦肉粥、涼拌皮蛋、皮蛋豆腐、糖醋皮蛋......相比傳統制作工藝,現今皮蛋工藝的進步,加上搭上現代科技,在一定程度解決了皮蛋鉛殘留或超標等問題,提升了皮蛋效率和品質,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當然,對于鐘愛皮蛋的人來說,雖然味道鮮美,鮮滑爽口,偶爾嘗鮮可以,但因皮蛋堿性過大,也不宜多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