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著力點,工業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工業控制信息安全不僅涉及傳統計算機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還涉及工業軟硬件設備、控制系統、工業協議等的安全。
萬物互聯,工業互聯網時代開啟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其核心是通過自動化、信息化、聯網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激發生產力,優化資源配置,終重構工業產業格局。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穩步推進,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自2015年以來國家各個層面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和發展“互聯網+制造業”的融合發展,力推工業互聯網發展以支撐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印發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顯著,2018-2020年起步期的行動計劃全部完成,部分重點任務和工程超預期,網絡基礎、平臺中樞、數據要素、安全保障作用進一步顯現。2021-2023年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
可以說,國家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形成。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專家測算,在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工業互聯網發展不斷升溫,作為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儀器儀表行業也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而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工控行業需求也隨之增長,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控嗎?
工控知多少?
工控指的是工業
自動化控制,主要利用電子電氣、機械、軟件組合實現。即是工業控制,或者是工廠自動化控制。主要是指使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電氣手段,使工廠的生產和制造過程更加自動化、效率化、精確化,并具有可控性及可視性。
工控技術的出現和推廣帶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使工廠的生產速度和效率提高了300%以上。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國外 先進的工控技術進入中國大陸,比較廣泛使用的工業控制產品有“
PLC,
變頻器,伺服電機,工控機”等。這些產品和技術大力推動了中國的制造業自動化進程,為中國現代化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工控出現完善了制造業和建造業的安全和精準,解決原本需要的溫度、壓力、氣體流量、液體流量等工業需要。在原本需要半自動化與手動化工作演變為自動化進行,包括常見的空氣開關、壓力變送器、流量表等。
近年來,在計算機、通信和網絡技術持續推廣的前提下,工業互聯網的興起一直以來被認為相對封閉、專業的工業控制系統不斷開放,已不再是一個孤島。以《中國制造2025》的頒布為標志,工控系統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發展方向的確定,工業互聯網下,工控設備需求增長不斷。
工業互聯網下,工控設備需求隨之增長
近年來,隨著工業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工業在獲得巨大的發展動能的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安全隱患。工業互聯網由于蘊含巨大的價值,成為了各路黑客眼中的“香餑餑”,甚至成為了國家之間網絡對抗的重點攻擊目標。
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及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國工控系統暴露的資產日漸增多。工業控制系統廣泛應用于石油、石化、電力、核能等工業生產領域,以及航天、鐵路、公路、地鐵、水務等公共服務領域,堪稱中國關鍵生產設施和基礎設施運行的“神經中樞”。發展前景不可小覷。
另外,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工控自動化規模僅為的13%,大幅低于工業增加值約19.5%占比,我國人均工業增加值不達美、德、日1/4,更是體現了中國工控自動化潛力之大。另外,小編了解到,工控行業受疫情擾動大幅下挫,防疫需求、3C、光伏、鋰電等先進制造行業拉動OEM市場將快速調整走出低谷,下半年制造消費復蘇及外需拉動使得OEM市場全年增速達9%,拉動工控自動化整體市場,全年前低后高增長2%。
而伴隨國內人口紅利消退,工控行業需求也將連續正增長,工業互聯網時代,數字化日益提升更將提升伺服、PLC等產品單機價值的快速提升,自動化經濟性越發突出,未來自動化滲透率仍將加速提升,工控成長屬性將明顯強于周期屬性,預計工控行業十四五年復合增長8%,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后,小編想說,工業控制一向是制約中國裝備行業乃至產品升級的瓶頸。裝備制造業是工業的核心和基礎,決定了國家工業和科技的水平,以及其在分工所占據的地位。隨著工業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工控設備需求不斷增長,發展前景可期。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