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多地陸續曝出,在冷鏈食品以及內外包裝上檢出問題,引起行業對生鮮食品包裝的重視。目前,生鮮產品大多數密封性良好的
包裝材料起到隔絕外界污染的作用,但是安全性、保鮮性較差。而托盒包裝材料結合真空、氣調保鮮包裝技術,實現生鮮產品新鮮度、安全性、密封性的大提高。
伴隨著消費飲食結構快速升級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生鮮產品的要求較高,生鮮需求頻率擴增。在高頻、旺盛需求帶動下,國內生鮮市場規模自2013年以來保持6%以上增速,特別是在2020年春節期間,受特殊事件的影響下,生鮮電商成為居民“宅在家”購買生鮮產品的主要方式,2020年達到2.16萬億。
以往,生鮮銷售渠道以農貿市場為主,隨著“互聯網+”的概念深入各行各業,作為日常需求的生鮮產品,以電商銷售的運營模式將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也有生鮮電商企業依托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完善物流供應鏈,通過不斷改進物流技術與推出智能物流系統,依次推出上門配送服務、無人機智能化配送、“無人駕駛”智能供應鏈、機器人配送等服務,優化用戶購物體驗。
不管是傳統農貿市場生鮮銷售渠道,還是智能化生鮮新零售模式,諸如蔬菜、水果、肉類、水產、蛋制品等從產地到餐桌,都離不開食品包裝材料。作為阻隔生鮮食材被污染和鎖鮮的重要保護屏障,大多數密封性良好的包裝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絕外界污染的作用。但近來全國多地陸續曝出,在冷鏈食品以及內外包裝上檢出問題,引起行業對包材的重視。
就目前市場上外包裝形式來看,水果、蔬菜、肉類等生鮮食品包裝有普通塑料袋封口、托盒+保鮮膜纏繞、托盒+熱封口膜。為了減少成本,各大商超及生鮮O2O大多采用普通塑料袋封口包裝蔬菜生鮮產品,或多或少起到隔離外界污染物的效果,但保鮮性及安全性較差,尤其是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今天,很難滿足消費者對食材安全、新鮮的要求。
同普通塑料袋封口方式相比,托盒+保鮮膜纏繞形式能夠避免生鮮產品之間的擠壓、磕碰幾率,并起到一定的隔離、保鮮作用,但無法完全做到生鮮食品密封保存,安全性較高。托盒+熱封口膜則采用先進的真空、氣調技術,通過搭上真空貼體包裝機、氣調保鮮包裝機等包裝機械,延長生鮮產品保鮮期、貨柜期的同時,又增強了產品包裝的密封性、安全性。
據悉,在特殊事件的影響下,國外不少超市就看準囤貨商機,推出大量真空、氣調包裝的生鮮食品,而且這種新的包裝膜不但可以包裝肉類,連豆腐、鮭魚子這種脆弱的食物也可以,甚至是渾身是刺的海膽也可以無縫貼合,既保證了生鮮產品新鮮度,延長貨架期,又避免食材受到外部污染,密封性好,安全性高,且具有包裝上的美觀度。
生鮮產品作為我國的基礎消費品之一,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的提高,未來蘊藏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對于生鮮產品包裝行業來說,
真空包裝機或包膜的制造商迎合市場消費需求,也實現業績大幅增長。不過,包裝材料制造商還要響應“禁塑令”的號召,抓緊研發可回收、可循環、可降解包裝盒或能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