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豬肉價格波動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近日,圍繞今年發布的“文件”中介紹鄉村振興有關情況中提到,下半年,生豬的出欄和豬肉的供應將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一直以來,由于受到非洲豬瘟等因素的影響,豬肉價格波動較大,現如今生豬產業鏈從屠宰、加工到冷鏈物流,都發生大變化,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成產業轉型發展大趨向。
日前,在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公告》中提到,鼓勵畜禽養殖、屠宰加工企業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模式,并且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提升畜禽就近屠宰加工能力,建設畜禽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減少畜禽長距離移動,降低動物疫病傳播風險,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此外,由于受到非洲豬瘟等因素的影響,對生豬產業轉型發展提出了要求,整個生豬產業鏈,從養殖布局到消費習慣,從屠宰加工到冷鏈物流,都迎來了大變化,例如長距離活豬調運將減少,由“調豬”向“運肉”轉變,冷鏈流通、冷鮮上市。
筆者了解到,繼家禽業實行集中屠宰、冷鏈配送后,廣東省深圳市已不再設立生豬批發市場,全面實行豬肉冷鏈配送。還有湖南省在養殖業方面,深入實施“優質湘豬”工程,推進“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
為了嚴把動物防疫、肉品質量安全、安全生產關,天水市開展生豬屠宰標準化創建活動,推行“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推動屠宰行業轉型升級,提升屠宰行業規?;?、機械化、標準化生產水平。
毫無疑問,地方積極推進“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嚴把屠宰行業發展方向,這也對生豬屠宰加工現代化水平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一些資金相對匱乏、技術實力薄弱的散養戶正逐步退出。而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是建立現代化屠宰加工企業的必要條件。
據筆者了解,某肉制品加工企業通過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由工業化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轉變,持續激發主業活力。該企業積極引進先進的肉類屠宰技術和設備,以及升級改造后的生產線引入自動化機器人,實現自動絞肉、攪拌、滾揉,理化指標全程在線自動檢測等,實現對生產加工過程的全程數字化管控。
隨著健康消費觀念的提高,加上在“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模式的推動下,對生豬屠宰、加工現代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肉類屠宰、加工企業要積極布局發展方向,特別是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以及產品創新研發領域持續投入,才能更好地保持強大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產能優化、調整能力,促進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盈利能力的多維度、多方面的進一步提升。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