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鮮電商賽道十分“熱鬧”,特別是受到特殊事件的影響,“宅”經濟的推動,社區團購賽道異常火熱,吸引大量資本青睞,成為生鮮電商行業風口之一,更是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的新賽場。各大巨頭紛紛入局生鮮社區團購同時,也使得行業競爭加劇。
社區團購并不是一個新詞匯。它是2018年零售行業的非常大風口之一,吸引大量資本青睞。尤其是在2020年,一場突發的疫情將社區團購行業推至風口之上,各大互聯網巨頭也競相進入社區團購行業。據了解,2020年6月,滴滴在成都試水社區團購項目“橙心優選”,宣布強勢挺進生鮮電商。7月上旬,美團推出美團優選,提高了生鮮業務戰略地位。
之后,阿里系旗下的餓了么、零售通、菜鳥和盒馬鮮生等,也紛紛殺入社區團購。拼多多、蘇寧,也在緊隨其后,拼多多推出生鮮電商項目——“多多買菜”。伴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和飲食結構調整,生鮮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而生鮮電商社區團購,滿足了特殊時期下消費和對生鮮的線上需求,同時也帶來訂單量和用戶數的增長,這讓互聯網巨頭們看到了生鮮社區團購背后潛藏的紅利。
由于線上購買生鮮的數量和頻次不斷增加,各大生鮮社區團購平臺迎來了巨大契機,銷售額、訂單量和用戶消費量同比增長。有業內人士分析預測,2020的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或將達到720億元規模,同期對比將增長112%。
雖是如此,但隨之而來生鮮社區團購行業伴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其中,優化供應鏈,通過冷藏車等冷鏈裝備,保證送達及時,菜品新鮮才能形成自己的供應優勢。
通常蔬菜、水果、水產、肉類、乳品等生鮮產品對貯藏、運輸、配送要求非常高,否則產品損耗大,果蔬、水產和豬肉損耗率高。據說,生鮮產品倉儲、配送環節較多,損耗非常大,目前國內零售行業,果蔬平均損耗率高達25%,水產和豬肉的損耗率分別是15%和12%。據了解,有企業倉儲智能化硬件設備,提高人效與分揀產能,保證快速配送要求。
也有企業不斷完善優化供應鏈,完善低溫分揀加工、冷藏運輸、冷庫等設施設備,強化城市社區配送終端冷藏條件建設等。還有電商物流企業推出“蘇鮮達”冷鏈物流服務,自建冷鏈倉群,在多地布局的大型冷鏈物流基地,以溫控云倉、倉配一體、同城配送為核心產品,通過“冷鏈倉+加工中心”模式能為社區團購新業態,提供生鮮果蔬的質量把關等服務。
生鮮是一種保鮮期短,且易損耗的產品,因此為了減少成本損耗,提高運輸效率,供應鏈也將會一直成為社區團購的重要建設項目。各大玩家之間也會不斷加強建設和發展,持續優化升級生鮮供應鏈,并且從倉儲到末端配送的全程冷鏈物流,才能更好地既減少生鮮產品損耗,又能滿足快速配送的需求,并且確保生鮮產品新鮮和品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