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為了強化食品安全標準實施,大力提升食品質量,以質量興農,打造一批特色農業品牌,做大做優“晉字號”農業品牌,山西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延伸產業鏈條,著力推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所謂農產品精深加工,主要是在粗加工、初加工基礎上,將其營養成分、功能成分、活性物質和副產物等進行再次加工,實現精加工、深加工等多次增值的加工過程。這也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的關鍵環節,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
可以說,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近年,山西省立足當地農業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抓住大眾健康需求和時尚消費潮流,深度挖掘傳統飲食、養生和中醫藥文化,打造釀品、飲品、乳制品、主食糕點、肉制品、果品、功能食品、保健品、藥品農產品等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日前,山西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力爭到2022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要達到2500億元。《意見》中提到發展目標、規劃布局、重點任務、落實保障、支持措施,聚焦精深加工環節,全力推進山西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
從重點任務方面來看,《意見》圍繞釀品、飲品、乳制品、主食糕點、肉制品等十個領域打造產業集群。其中,包括充分挖掘酒醋文化傳統和釀造工藝,推動傳統釀造工藝向現代化釀品工業生產轉型;引導果汁加工骨干企業持續改進果汁加工工藝;支持低溫乳制品冷鏈建設,發展智慧物流配送;引導雜糧加工骨干企業著力攻關雜糧口感、觀感、方便食用等重點技術等。
為了更好地落實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意見》從建設高品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打造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加快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創新質量和安全標準體系、促進綠色循環發展等7各方面給予落實保障。圍繞產業發展,制定修訂農業地方標準,健全和完善農產品流通環節技術標準操作規范,構建制度完善、風險可控、監管有效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從整體上來看,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精深加工發展迅速,有效推動了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品種、提質量、創品牌,加快轉型升級發展,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山西省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對于當地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等,推動農產品加工技術裝備提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