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品質農產品的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有機蔬菜產業也借此東風興起,各地也逐步發展起了有機蔬菜種植基地。作為面向消費市場的有機蔬菜,優質是產品關鍵,建立起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體系同樣至關重要。
甘肅酒泉:戈壁變良田,有機蔬菜發展好
酒泉地處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總面積占甘肅省面積的42%,但土地以戈壁荒灘為主,耕地資源十分有限。當地種植戶借助無土栽培技術,在荒涼的戈壁灘上建起了一個個溫室大棚,并以無土栽培技術作為基礎,搭配生物有機肥,在戈壁上種植出了各種品質好、營養高的有機蔬菜。2009年至今,酒泉市共打造了96個戈壁農業產業園和示范點,覆蓋面積高達11萬畝,主要種植了西紅柿、黃瓜、辣椒等優質有機蔬菜。
安徽望江:突破傳統格局,規模化種植打開新局面
傳統的獨門獨戶種植在現代農業的布局下儼然成為一道阻礙,近年來,為了突破傳統屏障,望江縣太慈鎮集中流轉了600畝土地,打造了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公司承包土地與后期銷售,農戶只用根據季節、市場需求來進行有機蔬菜的種植,以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為有機蔬菜的規模化種植增添新的動力。同時,公司還與周邊鄉鎮進行合作,集中流轉了200畝土地擴大種植有機蔬菜的種植,為形成有機農產品產業鏈做好鋪墊。
湖南邵陽:引進有機蔬菜種植,市場供不應求
2016年,湖南邵陽的兩塘村引進有機蔬菜種植基地項目,相關公司在當地流轉了550畝土地,打造為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四年來,隨著有機蔬菜市場的擴大,當地農戶表示,像有機絲瓜主要是隔天采摘,每次采摘的量大概在一百公斤左右,但這仍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今年,相關公司又增加了150畝有機蔬菜基地,力求為市場增量、帶領農民繼續增收。
廣東福田:發揮優勢提供供港有機蔬菜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地處珠三角一隅的廣東福田積極發揮自身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優勢,并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優勢出產供港有機蔬菜。截至今年九月, 福田鎮蓮塘崗村三百多畝農田升級為供港有機蔬菜種植基地,該地各種類別的新鮮蔬菜日產量在5000斤到8000斤之間。
優質的有機蔬菜既滿足了消費市場的需求,也為農戶增收帶來可喜變化。面對持續增長的消費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地下一步將持續擴大種植規模,力爭實現有機種植基地從三百余畝到一千畝的跨越。
結語:我國既是蔬菜生產大國,又是蔬菜消費大國,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為其提供高質量的蔬菜產品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不難看出,各地除了擴大有機蔬菜種植規模,后續的產品處理環節也要建立起來,以高效、安全的凈菜、包裝、冷鏈運輸水平保障產品質量。這就需要融入現代化加工設備,助推整個有機蔬菜行業的合理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