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微藻產品主要應用是作為日常膳食的添加和補充,這是一個能夠發揮微藻營養價值且銷量持續穩定產品路徑。近些年,隨著植物蛋白代替肉類的呼聲愈發高漲,而微藻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尤其是螺旋藻蛋白質含量更是高達60%以上,具有非常大的應用潛力。不過,微藻在提取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近年在節能環保政策施壓下,如何提高提取效能,減少能耗和成本受到行業關注。
微藻是一種光合自養微生物,常被稱為“未來食品”,其蘊含多種高價值的營養元素和活性成分,在食品、醫藥等領域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吸引了學者常年的探索和研究。
據了解,這種生長于堿性水質,需要通過
顯微鏡才可以被觀察到的微型藻類正在逐漸獲得食品行業的關注。根據當前趨勢來看,老企業擴大規模,新企業不斷建立,總體需求旺盛,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根據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20-2030年間,微藻市場預計或將以約5%的年復合增長率健康增長,2030年底市值將超過30億美元。而食品飲料將成為微藻產品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已有不少食品飲料巨頭公司將眼光投注在微藻領域,為未來食品飲料等產品的相關發展提前布局。
日前,在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會議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學術論壇上,行業人士分享了紅球藻收集技術(圓盤堆離心結合重力沉降技術)、蝦青素萃取工藝(離子液體萃取、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等多項研究成果,這為微藻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會大大緩解當下產能不足的問題。
然而,有個別人士反映,在微藻提取應用過程中,仍然出現提取效率不高,產品有效成分易揮發,不能完全提取等問題。對此,有技術人員指出,出現這種問題,或可能是由于物料粉碎大小不合適、提取量和提取時間比例沒有把控好,或者提取溫度、時間和酸度未控制好,又或者提取設備的結構設計不合理等原因。那么,該如何提高效能呢?
一般來說,一定時間內微藻提取量和提取時間成正比,延長提取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微藻提取量。同時,還要控制料液提取溫度、時間和酸度,若是溫度太低不利于物質的溶解和擴散,溫度過高可能破壞活性成分,影響藥用功效。另外,若是提取設備結構設計不合理,加熱部分只靠罐體四周的蒸汽夾層來加熱,加熱不均勻,影響浸出效果。
對此,可以對微藻提取設備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包括罐體頂部的進口、設置在罐體外壁上的罐體蒸汽夾層,罐底部設置可開合的出渣門系統,形成密閉空間。罐體蒸汽夾層和出渣門蒸汽夾層分別設置有疏水器和蒸汽閥,蒸汽閥連接蒸汽軟管等,確保微藻提取設備整個系統密封性良好,升溫速度快、加熱均勻,加熱位置溫度可控,既提高熱利用率,又提高效能。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