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汕頭市澄海區獅頭鵝產業發展協會等單位聯合制定的《澄海獅頭鵝鹵制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現公開征求意見,并于2020年9月20日前截止。
據了解,廣東傳統于澄海、潮汕人家家戶戶逢年過節都有鹵鵝的習慣,尤其是獅頭鵝。鹵制的獅頭鵝咸香軟嫩、肥而不膩、香滑入味、肉質厚實爽滑有勁道十分受到市場歡迎。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許多地方菜系正朝著標準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并取得很大的進展,既保障餐食生產制作品質安全,又促進地方餐食產業發展。
獅頭鵝等鹵制品是否好吃關鍵在于鹵制技術,尤其是標準化、規范化鹵制技術對于保障產品生產質量安全至關重要。然而,目前,獅頭鵝鹵制工藝、技術標準還處于空白,未有相關標準作為生產加工技術依據。為此,行業需要加快相關技術標準制定,保證產品生產標準化、規范化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獅頭鵝產品在市場的影響力,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為了使行業“有標可依”,也為了提高鹵制技術標準化水平,近日,由汕頭市澄海區獅頭鵝產業發展協會、汕頭市標準化協會、廣東省汕頭市質量技術監督標準與編碼所等單位聯合制定的《澄海獅頭鵝鹵制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現公開征求意見,并于2020年9月20日前截止。
筆者獲悉,《澄海獅頭鵝鹵制技術規范》團體標準主要參考了10個規范性引用文件,具體有《GB270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鮮(凍)畜、禽產品》、《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4806.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19303熟肉制品企業生產衛生規范》等等。
從加工工藝來看,《澄海獅頭鵝鹵制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從前處理、瀝水、配制鹵水、鹵制、冷卻、包裝等方面進行規范要求。其中,在前處理中要求,將宰殺完成后的鵝胴體及內臟進行清洗,應符合表面無鵝毛、內腔干凈、鵝身光滑的要求。通常達到表面無鵝毛、鵝身光滑的要求,單純依靠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成本高,而利用現有的自動
脫毛機具有干凈快速效率高等優點。
在冷卻環節,標準要求鵝身、內臟起鍋后放入專用容器中,迅速置于冷卻間進行降溫。一般來說,獅頭鵝等鹵制品在冷卻過程中冷卻時間長,尤其是在30℃-60℃放置的時間越長,其生物發酵和細菌繁殖速度加快,進而加速產品腐壞變質,縮短食品保質期(貨架期)。而通過專業的
冷卻機,如真空冷卻機能夠根據需要調控溫度和時間,冷卻速度快,保證產品新鮮品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