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玉米市場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日前,農業農村部市場和信息化司相關人員對此表態,玉米價格屬于恢復性上漲,大體處于合理區間,當前玉米市場供應總體有保障,后期價格將逐步趨穩。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之一,產量巨大,且在許多領域作為重要原料。而適用于玉米加工的各類設備和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中。
現如今,我國玉米基本完全自給,并且產量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玉米產量有所上升,達到26077萬噸,較2018年增加360萬噸。近年來,在農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種業市場由于自身特點和政策保護,在經歷了十多年黃金時期后正面臨痛苦的轉型時期,玉米產業也不例外。
我國玉米去庫存和市場化改革以來,深加工行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玉米不僅是人們的口糧和動物飼料原料,也是重要工業原料,可加工成的工業產品達3000多種。但傳統的玉米加工產業內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大規模整合尚未到來。對此,行業內企業正在尋求新的解決之道來突破發展瓶頸。
傳統的玉米加工是化學的、機械的分離加工,而現在,產業內企業正在努力用生物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利用浸泡、研磨、分離等設備,可將玉米加工成玉米淀粉。而由玉米生產的淀粉,進一步加工可生產出葡萄糖和各類氨基酸等產品。
此外,微生物組學,基因編輯,基因改造等技術在玉米淀粉和淀粉衍生物的加工當中也開始得到應用,這對于實現我國玉米資源的高效利用、提質增效以促進玉米產業的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不少地區都在加緊開發玉米深加工項目,為相關設備市場帶來利好。吉林省松原市一200萬噸玉米深加工擴能項目于前段時間投產,該項目將配備年產12萬噸的預混料生產線及年產6萬噸的全家濃縮料生產線,用于將原料玉米加工成飼料、淀粉、變性淀粉、蛋白粉、麥芽糊精、葡萄糖粉、高果糖漿、燃料乙醇等產品。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15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計劃總投資70億元,主要建設30萬噸玉米燃料乙醇項目、60萬噸玉米淀粉項目和20萬噸賴氨酸項目,用以生產賴氨酸硫酸鹽、鹽酸鹽及其他附屬產品,形成以現代化生物技術為核心的氨基酸產業集群。
隨著玉米加工工業的發展,形成了種類多樣的玉米深加工產品,產品附加值大大提升?,F如今,我國發展玉米產業,當務之急就是需要創新技術,提高玉米產業的生產效率。例如引入蛋白質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在玉米加工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改善成品的質量,提高規模產量,而且能增強各類氨基酸產品的競爭力,實現我國玉米加工產業的持續調整與優化。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