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某火鍋連鎖店被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測出筷子上帶有大腸菌群。該企業表示經過檢查發現是由于餐具儲存過程中發生了問題,從而導致衛生情況不合格,表示將會繼續優化清潔設備。在我國餐飲業的食品安全檢測中,餐具微生物超標時有發生。這一現象容易對食客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餐飲店要優化餐具消毒設備,避免餐具出現微生物超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家對日常飲食生活的要求更加健康、營養、安全、衛生,各環節的經營者不僅僅只是提供一餐美食,更要有安全衛生的環境。其中,餐具的衛生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消費者使用有大腸菌群的餐具,可能會引起人體腹瀉、腸胃感染等不適癥狀。嚴重點的還會導致腸道外感染,對人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除了對消費者身體健康不良,餐飲經營點也會因此獲得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經洗凈、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飲服務設施、設備未按規定定期維護、清洗、校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那么,餐飲經營者該如何保障餐具的衛生安全呢?這就少不了餐具消毒柜。它指通過紫外線、遠紅外線、高溫、臭氧等方式,給食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殺菌消毒、保溫除濕的工具。目前市面上的消毒柜主要包含三大功能:存儲、消毒、烘干,多功能一體讓消毒柜的性能進一步提高。
受制于國內消費習慣,消毒柜品類的市場占有率并不高。就目前而言,國內消毒柜市場零售額約為70億元,與其他家電品類相比,規模增長較為平緩。有業內人士表示,消毒柜經過多年發展,市場逐漸轉向存量的競爭,產品形態的再創新、渠道精細化運營將會成為制造企業們能否在這場持久戰中保持優勢的關鍵。
據了解,目前消毒柜主要采用高溫消毒、紫外線消毒和臭氧消毒三種消毒方式。其中,紫外線消毒加上臭氧消毒是比較普遍的消毒方式,紫外線催化劑的作用提高臭氧殺菌的速度,減少臭氧異味。除此之外,我國消毒柜產品也應在不斷提升產品消毒效果的基礎上,向著內部儲藏結構更趨合理、外觀設計更加個性化、功能更加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餐飲具檢出微生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餐具的消毒未達到規定要求,因此,餐飲企業要想餐具符合衛生安全要求,還需引入餐具消毒柜。它能給碗碟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保證餐具的衛生,防止傳染性病菌、病毒的傳播,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