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我國中小學學生餐行業健康發展,守護校園食品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民政部《團體標準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以及《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團體標準制修訂管理辦法》相關要求,現發布團體標準《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范》,自2020年8月1日起實施。
學生餐不僅關系著個人的成長發育和全面發展,也關系著民族素質的養成和提升。中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如何根據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充分合理地安排營養用餐,并且確保學生餐制作質量安全是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此,加快中小學學生餐操作規范,是保障中小學生學生餐質量安全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提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國民素質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范》團體標準主要是由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提出并歸口,主要起草單位有20多家,其中包括中國營養餐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廣東省團餐配送行業協會、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學生餐分會、大連金普新區校餐協會、玖福團膳餐飲管理(大連)有限公司、山東世紀道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蘇州順佳團膳服務有限公司等。
《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范》團體標準主要是從原料采購、加工制作、人員要求、場所與設施設備、加工工藝、食品安全、營養管理、風險管控等方面進行規范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范》團體標準適用于為中小學生提供學生餐服務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學校食堂,其它餐館、飯店、酒店等非為中小學生提供學生餐服務的不適用。
從場所與設施設備來看,該團體要求根據加工制作需要,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及容器等,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的相關要求。以冷凍(藏)方式保存烹調后的食品的,應根據加工制作要求配備相應數量的食品快速冷卻或冷凍設備。根據供餐方式,配備與供餐人數相適應的膳食復熱設備(如加熱柜、蒸箱)和膳食貯存、配送的保溫設備。
對于檢驗檢測設施設備,該團體要求應配備能夠檢驗檢測食品原料中獸藥殘留、農藥殘留等理化指標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微生物指標、餐用具上大腸菌群以及專間中空氣潔凈度等項目的
食品檢測儀器設備、設施。同時,宜配備能夠檢測原料或成品中營養素含量的營養檢測儀器設備,如凱氏定氮儀、脂肪測定儀、水分測定儀等。
而在加工制作方面,《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范》團體標準要求,切配好的半成品與原料分開存放,并根據食品性質分類存放半成品,防止交叉污染。蔬菜、谷類、水產品、禽類、畜類等食品原料應分池清洗,并且水果應單獨清洗。加工制作結束后,應將水池、加工臺、容器等清洗干凈,保持清潔,滋生細菌微生物影響餐食制作安全。
《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范》團體標準的發布實施,既有利于推進食堂食品質量可溯源,保證工作環節全程可監控,貫徹落實校園食品安全行動,又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體系,對于守護校園食品安全,促進我國學生餐產業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