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振興農村經濟,實現農民增收的背景下,加之產業扶持政策的落實,脆李得到快速發展,并成為地方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誠然,脆李產業發展一直面臨品質差、保鮮難、鮮果供應期短、殘次果難銷售等“卡脖子”難題,致使產品整體價格、附加值不高,果農收入不穩定。那么,如何破解脆李發展難題,實現產業高速發展呢?
冷鏈物流解決保鮮難題 拓寬市場空間
脆李質地甜脆爽口、汁多味香、風味獨特而深受不少消費者青睞,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如今,“脆李”也已經成長為不少地方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大產業,成為實現果農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搖錢樹”。據說,某地脆李種植規模近30萬畝,惠及農民超過4萬戶10多萬余人,帶動貧困戶超過3萬人脫貧致富。
但是,脆李產業發展一直存在“卡脖子”難題,導致產品整體價格、附加值不高,果農收入不穩定,比如熟果遇雨裂果、落果、品質差等問題突出,殘次果難銷售、脆李保鮮難以及附加值不高等。
日前,某科研攻關團隊在脆李新品種選育和熟期調控工作取得不俗成果,脆李采摘期由50天延長至120天,有效地攻克了落果裂果、鮮果供應期短等難題。
不僅如此,近些年,伴隨著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冷庫、保鮮庫等果蔬冷鏈基礎設施加快完善,目前,脆李能夠通過采后全程冷鏈貯運技術,做到果品預冷、分級、冷藏包裝、冷藏快運等全程冷鏈貯藏、運輸,不僅保障了快速新鮮抵達國內各大城市消費者手中,同時還延長了鮮果供應期,進一步拓寬市場空間,推動脆李產業高速發展。
為了破解附加值不高等難題,據了解,某縣大力研發脆李飲品、果酒、果干、果脯等高附加值的加工產品,加快脆李深加工系列的轉化,如脆李酥、脆李醬、脆李月餅,并實現量產、銷售,對于解決脆李鮮果保鮮難、殘次果難銷售、附加值不高等難題意義重大,并且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增加果農收入,真正實現了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隨著市場消費不斷升級以及多樣化消費需求,不僅僅鮮果受到市場歡迎,脆李深加工產品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通常來說,脆李加工少不了分級這一環,脆李通過自動化選果機按照大小、重量、酸甜度、軟硬度、外觀品質等特點進行挑選、分級能夠滿足不同消費需求,而對于剔除的難銷售的殘次果可用于深加工,既實現物有所值,又達到提升附加值的目的。
據一加工企業反映,如今市場對脆李的品質要求日益提高,在上市之前,會進行挑選、分級,不但可以很好地滿足市場對脆李不同消費需求,而且通過專業的選果機能夠剔除殘次果,并且將殘次果高效、準確地集中起來用于深加工,大大提高了脆李的綜合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小編結語:脆李汁多味美、質地脆嫩,如今儼然成為地方群眾脫貧增收的“致富果”,成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與此同時,冷鏈物流、選果機也將持續為產業賦能添力,延長鮮果供應期,保障產品貯運新鮮品質,拓寬市場空間,促使脆李提高質量、附加值和經濟效益,推動產業持續健康高速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