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外一些大型肉類加工廠停擺,給肉類生產以及供應帶來嚴峻挑戰。對于肉類加工屠宰廠來說,衛生情況非常重要,關系著肉類食品的質量安全,尤其是人工污染對工廠以及食品質量的影響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自動化屠宰流水線就顯得非常重要,降低人工參與度,避免出現人工污染,同時也能減少對人工的依賴,降低人工成本。
肉類食品是我們補充營養的重要來源,并且隨著消費升級,國內肉類食品的需求量進一步提升。在這一環境下,國內養殖產業不斷擴大,下游的屠宰產業也受到利好。總的來說,國內屠宰行業競爭格局呈現高度分散的狀態,大型屠宰企業(CR5)占比僅為5%,并且行業集中度提升進程十分緩慢。
但在近幾年,國內對屠宰產業的管控加嚴,倒逼大量非法違規的養殖企業和屠宰企業退出市場。尤其是2018年以來,農業部關于肉食產業鏈的政策不斷發布,屠宰企業的清理整頓和標準化建設正在加快腳步。
標準化屠宰場的建設也將給自動化屠宰設備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于去年年底印發《廣州市生豬屠宰場布局和建設工作方案》,廣州將在全市規劃建設5家標準化生豬定點屠宰場,實現生豬屠宰、肉品加工、冷凍存儲、肉品交易等各功能區標準化,并在2021年12月前逐步取代2013年規劃的22個生豬定點屠宰場。
湖南省汨羅市一標準化屠宰場也于近日投入運行,據悉,該屠宰場內的標準化流水線能進行點紅、脫毛、清洗、剖腹、劈半等多個環節,全自動機械化生產的產能可以達到300頭/小時,是人工的5倍。屠宰產線采用懸掛式生產,不僅實現了流水式生產,還能杜絕胴體間的交叉污染。
與此同時,屠宰設備在技術上的整體改善也不能放慢腳步。屠宰設備制造企業要致力于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使設備與國內屠宰產業展相適應,在滿足老設備更新換代的同時,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運行可靠性、滿足食品衛生要求、減輕勞動強度。并發展高新技術的自動化屠宰機械設備加工生產線,縮短與國外先進設備之間的差距。
廣西某屠宰企業近兩年實現了互聯網監管的新模式,該模式同時通過AI、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實現從養殖端到屠宰端的設備、人員等全過程可追溯管理,實現智能化屠宰加工。國內某肉食也建成了低溫屠宰分割流水線,低溫環境下的生產讓肉類食品的質量得到極大地提升。
肉類產業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產業之一,而肉類屠宰機械則是肉類工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早期的屠宰機械對進口設備和技術的依賴較為嚴重,但一味地借鑒并不是長久之術。相關企業要提升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同時也要加快實現機電一體化、智能化,向智能化屠宰設備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