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植物肉食品成為了行業發展熱點。近日,某速凍食品加工企業推出“工業化生產的植物肉水餃”,產品采取純素混合植物蛋白配方,植物肉走近工業化食品領域。當前,國內“植物肉”市場發展雖然不具備先天優勢,但隨著擠壓膨化技術、工藝的優化升級,色澤風味仿真改良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
隨著人口持續增長、消費水平普遍提高,對動物性食品需求旺盛。但是因環境變化和資源短缺,加之肉類產品供需矛盾等,使得傳統肉品生產模式的發展受到嚴峻挑戰,各國政府紛紛呼吁并鼓勵未來替代性產品的開發與消費。其中,“植物肉”引發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也有多家食品企業及風投開始瞄準“植物肉”市場。
在中國市場,“植物肉”食品也已經開始受到熱捧,不少企業紛紛入局并推出多種產品類型。例如一休閑食品企業推出植物肉產品,包括牛肉干、肉粽等;某原料食品企業開發了“植物肉月餅”,不到一年半股價大漲6倍;也有一肉制品加工企業通過收購布局“植物肉”領域;還有“植物肉拉面”、“植培黃金雞塊”紛紛面市。
其實,國內不少加工食品中早已出現“植物素肉”的“身影”,但對于中國市場而言“植物肉”仍屬于新鮮事物。目前,“植物肉”行業處在發展初期,還受到諸多因素制約,除成本和固有消費觀念外,部分問世的“植物肉”還存在產品品控弱、缺少動物肉的纖維質感、風味口感不佳、殘留豆腥類異味以及生產規模小等問題。
據了解,“植物肉”不同于傳統的“素肉”,明顯的差異在于工藝、技術上。傳統“素肉”多是大豆分離蛋白經初級加工的產品。
現今“植物肉”除了大豆成分,還含有小麥蛋白及豌豆蛋白等混合植物蛋白,并且通過擠壓膨化技術、擠壓蒸煮工藝的優化升級,重組蛋白結構,形成高品質大豆拉絲蛋白,高度還原傳統肉類風味口感。
不僅如此,日前,研發團隊突破了植物肉營養成分的科學配伍、質地結構多維模擬、色澤風味仿真改良等關鍵技術,以及加快植物蛋白纖維化加工技術、血紅蛋白與風味物質生產與應用,獲得“植物肉”制品色澤外觀、香氣香味,動物肉的纖維質感等,與真肉接近,使得產品烹飪時更有烹飪餐食的真實體驗及肉類汁液感。
而近日某肉制品加工企業通過收購專注植物蛋白領域,還有一速凍食品企業推出“工業化生產的植物肉水餃”,新產品采取純素混合植物蛋白配方。
可以看出,“植物肉”市場厚積薄發,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飲食需求,發展前景被看好的同時,也開始走近工業化、規模化食品生產領域,未來,部分“植物肉”產品或將實現大規模量產。
如今,“植物肉”已經不再是一個邊緣化的概念,它確已出現在我們現在和未來的重要飲食選擇中。隨著近年來消費者觀念的變化和健康飲食意識的增強,以植物蛋白為原料的“植物肉”類制品的市場發展前景還是十分可觀的。而且中國在植物蛋白方面的研究積淀深厚,我國“植物肉”產業的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