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炒貨是不可少的零嘴兒,春節也是炒貨市場的銷售高峰期。炒貨是我國的傳統年貨,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內炒貨的生產已經從手工走向自動化。如今的炒貨生產中,自動
炒貨機是非常重要的設備之一。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國內的炒貨機也正在向大型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據《2019堅果炒貨行業消費洞察趨勢白皮書》顯示,2018年國內休閑零食銷售份額中,堅果類食品以17%的占比位居前列,增速達12%。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五年我國炒貨市場將保持10%的年增長率,產業發展持續加速。
市場需求的擴大也在倒逼炒貨市場向標準化邁進。過去我國炒貨通常以手工制作。但手工制作也存在很多弊端,如生產效率低、品質不穩定、食品安全難以有效保證。因此,炒貨市場要想實現標準化,首先就要利用自動化炒貨機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
目前,我國炒貨設備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市面上的炒貨設備大多可同時用于炒栗子、炒花生、瓜子、核桃等幾十種炒貨食品,設備用途廣泛、靈活性高。設備機身多用不銹鋼、鋼炒制造的壓滾轉而成,機械性能穩定,生產速度快,成品品質一致性高,省時又省力。國內的炒貨設備主要分為立式炒貨機和臥式炒貨機,企業可根據需要自行選擇。
伴隨著炒貨市場規模的擴增和消費者對炒貨品質需求的提高,生產企業對炒貨設備的性能要求也在提升。設備大型化就是其中之一。市面上的炒貨設備多在型號上就標注了炒貨容量,例如50型的炒貨機一次只能炒制50斤左右的原料,100型的一次能炒制100斤左右的原料,以此類推。但對于大型企業來說,仍需更大型、產量更高的設備來進行生產活動。
那么,大型化的炒貨設備具有哪些優勢呢?首先,這能節省占地面積和基礎投資,減低企業投資成本;其次,單位功耗隨著設備大型化而降低,減少企業的生產費用少;另外,在生產過程中還能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更直觀地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除了大型化,智能化也是現在炒貨設備的發展方向之一。伴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制造業開始邁入“工業4.0時代”,炒貨設備制造業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智能化炒貨設備的設計和制造的復雜程度明顯提升,但它具有更優秀的大數據存儲與分析能力,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生產管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生產自動化程度的大幅提高,智能化炒貨設備還能實現柔性化生產,增強生產企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
受益于健康化的消費趨勢,未來堅果炒貨消費市場不僅將高速增長,還將向高品質方向發展。對此,炒貨市場還需利用炒貨設備實現標準化生產。而炒貨設備制造企業也要及時洞察市場需求,對設備進行創新升級,促進設備向大型化、智能化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