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制作簡單,食用可口,營養豐富,受到許多美食愛好者喜愛。但是從安全、衛生角度考慮,從養殖到物流配送到加工制作,關鍵環節風險點較多,如何降低“魚生”食品安全隱患,是擺在該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面前的一個難題。日前,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魚生團體標準發布,以高標準引導高質量發展的良性軌道,更好地保障餐桌魚生安全。
魚生又叫生魚片,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其實,生魚片起源于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后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生魚片制作簡單,食用可口,營養豐富。但是從安全、衛生角度考慮,魚生從養殖到物流配送到加工制作,關鍵環節風險點較多,易產生食品安全問題。
為了著力破解難題,降低“魚生”食品安全隱患,佛山市順德區相關部門大力構建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從田頭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機制,組織制定“魚生”全產業鏈標準。日前,《“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發布會舉行,現場發布了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魚生團體標準。
據了解,目前,全市有19家執行“順德魚生”團體標準的餐飲單位,有力地確保餐桌魚生質量安全。筆者進一步了解到,《“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以“魚生”主要食材草魚為主,對該區魚生產業鏈中養殖、運輸、配送、加工制作等環節的食品安全和產品品質進行全產業鏈管控。
其中,針對運輸和加工環節,《“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規定活魚運輸需使用充氧水運輸,細化了起運前水溫控制操作規程,并進一步明確該區魚生在餐飲環節加工制作過程的具體要求,把各環節的電子掃碼傳遞的實時數據作為追溯依據,全程實現電子追溯。對于魚生全程實現電子追溯,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
其實,為了保障食品安全質量,讓消費者買得明白、吃得放心,許多行業積極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行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并且還結合區塊鏈技術,通過過賦予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批次食品的追溯碼,為食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而魚生全程實現電子安全追溯也將為餐桌飲食安全再添力。
“順德魚生”既是傳統美食,又屬于風險食品,如何降低“魚生”食品安全隱患,是擺在該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面前的一個難題。《“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實施,將提升順德魚生全鏈條食品安全,促進農(田)餐(桌)對接,實現多方共贏,也將給地方的魚生安全工作帶來示范效應。
總的來說,“順德魚生”團體標準的正式發布,是對魚生產業鏈中運輸、配送、加工制作等環節的食品安全和產品品質管控的一種技術規范,促進該區魚生全產業鏈相關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的規范性,標志“魚生”這個地方傳統美食菜式踏入了以高標準引導高質量發展的良性軌道,更好地保障魚生的食用安全,助力餐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