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高品質水產品的需求增加,極地低溫海域無污染的南極磷蝦逐漸受到廣泛關注。同時我國南極磷蝦產業也得到較快發展,漁業裝備與技術的不斷進步,相關科研水平的突破發展,如南極磷蝦脫殼機械成功研發,為我國南極磷蝦捕撈船的升級改造和裝備提升,以及資源開發與利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目前,南極磷蝦捕撈量非常大的國家挪威年捕撈量約為16萬噸,與其相比,我國的捕撈量不高,但未來開發潛力巨大。根據《關于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和農業部遠洋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不少地方依托當地位置等優勢,積極發展南極磷蝦捕撈、運輸、加工和銷售產業,搶占極地漁業開發利用新高地。
據了解,當前國內的南極磷蝦產業重要企業暫時主要集中在上海、遼寧、山東等地,或出口貿易,或加工蝦丸、蝦肉腸等食用產品。行業人士分析認為,中國的南極磷蝦產業發展勢頭較好,或將成為世界主要南極磷蝦產業發展地之一。
筆者了解到,南極磷蝦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并且磷蝦礦物質含量較高,蛋白水解產物中氨基酸種類豐富,如今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極磷蝦個體小、蝦殼薄,在加工過程中,對脫殼工藝、技術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將蝦殼和蝦肉分離,并且提高蝦肉得肉率,減少蝦殼殘留備受行業關注。
而今我國魚蝦等水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水產加工裝備與技術不斷進步,脫殼設備也在水產加工業得到應用。但是常見的脫殼設備針對性不強,由于滾軸間隙、滾軸長度、進料速度和放置時間未能合理優化組合,穩定性差和脫殼質量有待提升,如脫殼蝦肉得肉率較低,造成蝦肉浪費;蝦殼殘留多,成品蝦仁完整度不高。
為了加快推動我國南極磷蝦產業,行業人士一直致力于脫殼設備的創新研發,尤其是針對南極磷蝦脫殼機械的研發,并取得突破性進展。據了解,某企業通過對脫殼后的磷蝦蝦仁進行感官評定和出成率測定,確定了滾軸間隙、滾軸長度、進料速度和磷蝦放置時間的優化組合,大大提高了得肉率,減少蝦殼殘留,提高脫殼質量。
此外,在日前公布的“2019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遴選結果中,一研究所研制的“南極磷蝦脫殼設備”入選“新裝備”。據介紹,南極磷蝦脫殼設備帶有原料控制系統,可實現磷蝦殼肉快速分離,單機處理量大,效率高,并且保證得肉率高,平均得肉率20%,成品蝦仁完整度高、蝦殼殘留少,磷蝦脫殼效果好。
南極磷蝦是公認的非常環保的生物資源之一,目前中國正成為南極磷蝦油的重要消費市場。隨著南極磷蝦捕撈產量的快速增長、相關技術設備攻關、新產品開發應用力度加大和市場的不斷拓展,南極磷蝦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而磷蝦脫殼機研發,大大提高蝦肉出成率,確保脫殼質量,大幅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助推產業持續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