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豆油、花生油、茶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脂和豬油、雞油、牛油等動物油脂通常都需要經過
油脂精煉設備進行精煉,一方面精煉后油脂比較純正,口感和色澤較好,同時減少膠、蠟等的含量以及其它雜質,保證油脂的品質。另一方面有效改善油脂的出油率,將物料的殘油率降至1%以下,能夠充分挖掘出物料的油用價值,大大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我國植物油料種類繁多,不同油料的化學成分、含量、物理性狀有差別。壓榨法和浸出法這兩種油脂制取工藝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原料。一般來說,高含油油料采用預榨——浸出法,如油菜籽等。而低含油油料則采用直接浸出法,如大豆等。不過,無論哪一種油脂制取工藝,之后都需要利用油脂精煉設備進行精煉處理,以保證油品符合標準要求。
筆者了解到,油脂的精煉流程通常包括毛油、過濾、脫膠、脫酸、水洗、真空干燥、脫色、分提、脫臭、過濾等多道工序。由于油脂的精煉環節較多,用戶需要熟練掌握,保證油脂的精煉質量安全。
不過,也有用戶反映,時常因為油脂精煉設備操作不熟練、未注意操作事項,使得油脂的精煉效果不理想。因此,用戶需要了解設備,并注意操作事項。
油脂精煉設備主要用于在原材料在提取某一特定物質的設備,市場中主要用于植物油脂提煉,其主要設備包括精煉鍋、
導熱油爐、脫色鍋、脫臭鍋、
真空泵、壓濾機、蒸汽發生器等。
那么,在植物油脂提煉過程中,用戶操作使用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據一位廠家介紹,每次更換導熱油后,導熱油爐一定要在90℃左右保溫循環5小時以上。若是高位槽無水蒸氣溢出,可以緩慢加熱到280℃。與此同時,導熱油爐點火前,需要啟動導熱油泵,導熱油溫控制在98℃左右,啟動真空泵,正常后待用。
需要注意的是,導熱油爐停火后,導熱油泵必須繼續運轉待導熱油降溫到100℃以下時,才能關閉導熱油泵。
此外,也有技術人員表示,精煉鍋和脫色、脫臭設備,熱能使用必須進行合理的分配及調節,例如脫臭時必須保證脫臭油溫在220℃以上,其他設備主要調節平衡。之后,打開脫色泵到濾油機進行白土油分離,得到脫色油。當脫色油由真空泵吸入脫臭設備,在真空度達到755mmHg溫度150℃以上時,開始蒸餾同時脫臭計時。
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無導熱油的情況下,禁止點火生爐。與此同時,導油泵不運轉或者無法正常工作的狀態下,禁止點火生爐,從而確保油脂精煉設備安全運行,保證油脂精煉的質量。
當然,在油脂的精煉過程中,用戶知曉操作使用需要注意事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操作不當或誤操作影響油脂精煉設備使用壽命。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