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劑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動,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一類食品添加劑。但過多添加防腐劑對人體健康不利,因此,很多消費者談“防腐劑”色變。市面上也流傳著很多食品內添加大量防腐劑的謠言。對此,業內人士解釋,生產過程中防腐劑的添加不僅要看食品的原料、包裝,還要看其生產工藝,防腐劑謠言不可輕信。
很多消費者認為,保質期越長,防腐劑添加的就越多,其實不然。保質期和防腐劑并不能混為一談,很多食品保質期雖然長卻并沒有添加防腐劑,有的食品保質期短但卻添加了很多防腐劑。
在食品界,有些食材本身就有殺菌作用,有些因為生產中添加了高糖、高鹽或高醋可達到抑菌效果,還有些則因為是高溫殺菌后商業無菌包裝的,不添加防腐劑就可以存放至少一兩年甚至更久時間。
例如常溫奶,我們都知道,鮮奶的保質期很短,一般只有7天至1個月。因此,一些消費者對于常溫奶半年至一年的保質期有著疑問。市場上非低溫保存的牛奶都經過超高溫殺菌,在135℃—150℃的超高溫環境下瞬間滅菌處理,隨后用無菌灌裝設備進行灌裝。無菌包裝的牛奶通過超高溫殺菌殺死了牛奶中的細菌,同時還保存了牛奶原本的風味和營養物質,極大地延長了牛奶的保質期。
罐頭也是防腐劑謠言的“中傷者”之一。超市內售賣的很多水果、肉類罐頭的保質期都在2年以上,這讓不少消費者都認為罐頭內含有大量防腐劑。但事實恰好相反,罐頭在防腐劑發明的2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它能夠長期保存主要還是因為生產工藝。
罐頭食品的生產過程中通常要經過原料處理、裝罐、密封、殺菌、冷卻、無菌裝罐等環節。罐頭食品廠通常都會采用巴氏殺菌或超高溫
殺菌設備對食物進行殺菌消毒,還會用臥式殺菌鍋對罐頭作常壓水煮加熱殺菌處理。其次,包裝時還會使用真空封罐機或旋蓋機對罐頭食品進行密封,使產品符合含氧量低、密封性高兩大包裝要求,從而使食品無需添加防腐劑便可在常溫下長期保存。
此外,泡面也防腐劑謠言的一大“受害者”,甚至還有“泡面吃多會變成木乃伊”的流言。但泡面的上產過程也是有著嚴格的工藝控制,例如面餅的制作,無論是應用范圍廣的油炸技術還是現下流行的干燥技術,都能保障面體內的水活性低于微生物的生長需求,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延長保質期。
微生物的生長受環境影響非常大,因此通過加熱或冷凍的加工技術都能延長保存期。此外,殺滅食物內的微生物并用無菌容器進行密封保存也能避免外來微生物的入侵。因此,我們不應輕信防腐劑謠言,需通過查看包裝的完整性、有效日期、營養標示等來明確食品質量。同時食品生產廠家也應升級加工技術,通過技術上的殺菌防菌來替代防腐劑的使用。
我要評論